
資料上架時間:2020/2/11 上午 10:42:21
學系特色
在厚實的人文教育架構下,提供全面、均衡的戲劇教育,讓學生能藉由戲劇透視人性與人生,促進認知、情意與肢體技能之全面成長,提昇肢體與語言溝通表達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
學科意涵
戲劇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涵蓋層面極廣,舉凡歷史、理論、編創、表導演、設計(舞台/燈光/服裝)、技術(舞台/燈光/服裝)等無不包羅。
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獨立思考。
圖解:2019燈光與舞台設計工作坊
版權:本系自行拍攝。

團隊合作,解決問題。
圖解:2019畢業製作《皮爾·金特》演後檢討
版權:本系自行拍攝。

善用時間,合理作息。
圖解:學生課後於佈景工廠製作道具
版權:本系自行拍攝。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課程兼顧理論與實務、美學與技法、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本系大學部學生入學後不分組,學生經過大一、大二的學習,對戲劇的各個層面如歷史、理論、編創、表導演、設計、技術等逐漸認識後,依個人興趣與才能自行選擇進階專業課程。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名副其實的「大學生」;而不是培養「藝人」;本系的教育宗旨不只是訓練狹義的「劇場工作者」,而是一群能觸類旁通的「創作者」。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課程設計上理論與實務、美學與技法、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並重。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網頁:http://theatre.ntu.edu.tw/
本系課程地圖:http://coursemap.aca.ntu.edu.tw/course_map_all/class.php?code=1090
本校課程網:https://nol2.aca.ntu.edu.tw/nol/guest/index.php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戲劇導論
- 劇本導讀
- 表演一
- 排演一
- 舞臺技術一
- 燈光技術一
- 服裝技術一
- 戲劇製作一
-
大二必修
- 西洋戲劇名著選讀:古典
- 西洋戲劇名著選讀:現代
- 中國戲劇名著選讀
- 臺灣戲劇名著選讀
- 戲劇製作二
- 導演概論
- 基礎設計
- 舞台/燈光/服裝設計一 (三選一)
-
大三必修
- 中國戲劇及劇場史
- 臺灣戲劇及劇場史
- 西洋戲劇及劇場史
- 戲劇製作三
-
大四必修
- 畢業製作
專業選修課程
-
中國及臺灣戲劇領域
- 戲劇導論/布袋戲入門/戲曲後花園/歌仔戲聲腔與動作訓練/中國戲劇名著選讀/臺灣戲劇名著選讀/崑曲聲腔與動作訓練/進階布袋戲/中國戲劇及劇場史/臺灣戲劇及劇場史
-
西方戲劇領域
- 西洋戲劇名著選讀:古典/西洋戲劇名著選讀:現代/西洋戲劇及劇場史上/西洋戲劇及劇場史下/莎士比亞獨白專題/亞美劇場/莎士比亞問題劇/莎士比亞瘋狂場景研究/戲劇構作方法與實踐/音樂劇劇本專題
-
表導演實務與研究領域
- 表演一上下/排演一上下/導演概論/表演二~三/表導演專題:希臘悲劇(寫實戲劇/莎士比亞)/歌舞劇演唱實作/聲音/肢體開發與應用/舞蹈技巧與應用/導演一~三/莎士比亞獨白表演/即興表演:角色創造(目標訓練)/肢體開發與應用/舞蹈技巧與應用
-
劇本編創
- 文學創作一/兒童劇場/導演創作專題一/劇本創作一/劇本創作二/戲劇構作方法與實踐/音樂劇劇本專題/動畫編劇:從概念到映象/實驗動畫編劇
-
劇場設計領域
- 基礎設計/素描一/舞台設計一/燈光設計一/服裝設計一/服裝設計二/電腦輔助服裝設計一/多媒材運用於飾品設計/多媒體劇場一/舞臺設計二/音響設計/多媒體劇場二/舞台佈景繪製一/燈光設計二/舞台設計專題/戲劇服裝設計專題/舞台設計二/劇場設計專題/數位虛擬電腦燈光設計/進階/音樂劇場與產業燈光設計
-
劇場技術與管理
- 舞臺技術一/音響技術一/燈光技術一/服裝技術一/立體裁剪/服裝技術二/電腦輔助服裝設計二/音樂設計與製作實務/飾品設計與質材研究/數位化設計製造基礎/舞台技術二/表演藝術設施研究專題/飾品設計與質材研究二/音響設計/燈光技術二/劇場影像技術/劇場規劃與景觀照明專題/舞台技術專題
-
戲劇製作
- 戲劇製作一/排演一上/排演一下/戲劇製作二上/戲劇製作二下/戲劇製作二上/戲劇製作二下/排演二/排演三/排演四/排演五/排演六/戲劇製作三/畢業製作
-
綜合領域
- 戲劇裡的性別與愛情/劇場與當代文化/創作性戲劇/臺灣戲劇名著選讀/白先勇崑曲之美講座/導演創作專題一/戲劇與公民社會/酷兒表演與性別研究
-
其它課程
- 藝術實踐與公民參與/藝術公民行動展演/企業識別與品牌行銷/基礎視覺設計/廣告設計/視覺識別設計/當代藝術研究一/色彩學/當代藝術研究二/現代設計議題/媒體與藝術/造形美學與設計/原住民藝術與設計/環境色彩與公共藝術/多媒材與飾品設計/多媒材運用於飾品設計/文化與創意:時尚設計美學
特色課程
暫無圖片
表演二
Base on Stanislavski system, course offers a cross-section of developing voice, movement, and rehearsal technique.
暫無圖片
歌舞劇演唱實作
從音樂劇唱歌表演訓練中,體會聲帶與身體各個共鳴腔的使用、聲帶的保養、穩定發聲的技巧。特別著重音樂劇邊唱邊跳的唱歌氣息穩定表現,進而研究不同角色,不同口氣的歌曲詮釋。
暫無圖片
劇本創作一
劇本是劇場的元素之一,它跟其他不同的劇場元素發生關係時,就會產生不同的化學作用,跟演員、跟地板、跟窗戶、跟袖子、跟旋律、跟關門聲、跟桌布…所謂的意義、深層的心理、宇宙的定律、人性的矛盾、情感的糾結、社會的衝突…將會在這些視覺和聽覺的關係中慢慢引爆,劇本即是貫穿這所有元素和關係中一條不可見的複調聲線。
適合從事工作
-
中等學校教師
-
擔任中等學校戲劇/表演藝術領域教師
-
-
劇場技術人員/劇場設計師
-
擔任劇場技術或劇場管理等相關工作,或擔任舞台、服裝、燈光或音效設計
-
-
劇場核心創作者
-
擔任劇團編劇、導演或演員
-
-
創意行銷產業
-
擔任公關、廣告、藝術團體或整體行銷公司中企畫執行及創意發想
-
-
傳播與媒體從業人員
-
擔任傳播與媒體相關工作,如電視電影、動畫編劇、雜誌出版業等
-
系友生涯發展
廖若涵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言學系畢業。現任台南人劇團聯合藝術總監。
近年導演作品包括:2017臺北世大運開幕式文化節目「匯聚台北」導演、國家音樂廳《戀戀30—陳明章現場作品三十年》音樂會、國家兩廳院藝術出走巡演計畫《阿章師の拉哩歐》、國家兩廳院新點子劇展《阿拉伯之夜》、台南人劇團春天戲水系列《海海人生》、《無差別日常》、《游泳池沒水》、台南人劇團製作《安平小鎮》、《行車記錄》、《遊戲邊緣》、臺北兒童藝術節委託製作《木頭會說話》。

蔡柏璋
臺灣大學戲劇系第二屆,英國倫敦皇家中央演說暨戲劇學院音樂劇場碩士。劇場工作者。
蔡柏璋是國內難得一見集編導演三項才華於一身的創作者,獲獎無數,包括府城文學獎及台新藝術獎等。天下雜誌曾遴選他為表演藝術類的Future Young Leader。2009至2018年間,受邀與呂柏伸共同擔任台南人劇團聯合藝術總監。他的創作不但在國內締造票房紀錄,並履履受邀到海外如新加坡、英國愛丁堡及舊金山等地演出,同樣膾炙人口,包括電視影集型式舞台劇《K24》、《木蘭少女》、《Re/turn》等。

陳和榆
臺大戲劇學系第七屆畢業生。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碩士。
2013年,陳和榆的短片《神算》在公視學生劇展首播後接連奪得金穗獎、金鐘獎最佳剪輯獎以及台北電影獎最佳短片獎,並代表公視參加舉辦於赫爾辛基的「2014年世界公共電視大展」(INPUT 2014 - Helsinki)。之後與HBO合作拍攝的《通靈少女》於2017年拿下金鐘獎《迷你劇集獎》。
多元能力
閱讀理解:能理解文章的意涵與邏輯,及所想傳達的訊息與想法。
個人特質
探究性:願意突破現狀,接受新的及未知的挑戰、情境或學習內容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