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18/11/13 下午 12:49:24
學系特色
數學作為一切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的基礎,也擁有一套自有完整的理論體系。成大數學系除了提供必修課程的基礎訓練,也讓學生有相當大的選課自由來探索自己的興趣。學生可以接續本系的選修課程來深入探討數學理論,也可以接觸其他科系並認識數學的廣泛應用。未來除了成為數學研究者或是教師,也可以將數學結合其他領域如資訊或金融,繼續深造或就業。
學科意涵
數學是人類最寶貴的資產,它不但是人類抽象思考的結晶,更是自然科學、工程科學 、管理科學、生命科學之基礎。透過它,高層次之科技發展才得以展現。數學是利用符號語言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等概念的一門學科。數學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而產生。
學習方法
暫無圖片
分類、歸納、邏輯論証、抽象符號運算及思維
暫無圖片
課堂講授

演習(習題)課
圖解:助教微積分諮詢
暫無圖片
自主學習
暫無圖片
上機實作:科學計算相關課程需要將數值方法撰寫為程式執行,驗證方法的性質與理論相符。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數學系和理學院其他科系(物理、化學等等)都是基礎科學的研究,差別在於數學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來了解同時解決科學問題。
本系不強調應用數學與純數學之分野,而是著重兩者之相輔相成,基於這種理念,成大數學系之課程設計特別強調應數與純數之融合。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數學系往往被認為畢業後很難找工作,常常被誤解為只能當數學老師,其實並不是這樣。事實上,很多學科如物理、電機或資訊還有數據科學均與數學領域息息相關,所以很多數學系畢業生在很多領域都有不錯的發展。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高中數學與大學數學非常不同。由於升學制度的關係,高中數學常常流於大量計算當中,讓人誤以為公式和計算技巧是最重要的,但在大學數學裡更看重想法和推導過程,而且課程密度也一下子被提升很多,如果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很難完整地吸收理解。大一剛進來要能調整唸書的態度和方法。
補充提醒與說明
如果附檔中之題目,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你可能適合進數學系就讀。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4-4)微積分(一)(二) (必)
- (3-3)普通物理學(一)(二) (必)
- (3-0)數學導論 (必)
- (0-3)線性代數(一) (必)
- (0-3)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語言(必)
-
大二必修
- (4-4)高等微積分(一)(二) (必)
- (3-0)線性代數(二) (必)
- (3-0)機率導論 (必)
- (0-3)代數學(一) (必)
- (0-3)微分方程導論 (必)
-
大三必修
- 代數學(二)(3) (8 選4)
- 初等分析(3) (8 選4)
- 應用分析(3) (8 選4)
- 數值分析(一)(3) (8 選4)
- 複變數函數論(3) (8 選4)
- 幾何學(一)(3) (8 選4)
- 科學計算導論(3) (8 選4)
-
大四必修
- 偏微分方程導論(3) (8 選4)
- 大四沒有必修課,讓學生選修系上高階課程
專業選修課程
-
分析
- 微分方程導論、初等分析、偏微分方程導論、應用分析、傅立葉分析與應用、金融市場與金融數學導論
-
統計
機率
- 機率導論、統計推論、統計科學
-
計算
- 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語言、科學計算導論、科學計算軟體、應用數學
-
幾何
- 向量分析、拓樸學、幾何學(一)、複變數函數論、黎曼面導論
-
代數
- 代數學(一)、代數學(二)、離散數學、伽羅瓦理論入門、群表現導論
特色課程
暫無圖片
微積分:
微積分是研究極限、微分學、積分學的一個數學分支。微分學包括求導數的運算,是一套關於變化率的理論。積分學,包括求積分的運算,為定義和計算長度、面積、體積等提供一套通用的方法。微積分學基本定理指出,微分和積分互為逆運算,因此這兩種理論被統一成微積分學。微積分學的發展與應用幾乎影響了現代生活的所有領域。
暫無圖片
高等微積分:
可以說是進入高等數學的最重要門檻。在這門課可學習並熟悉使用數學語言,並且加強嚴密的邏輯訓練。
暫無圖片
傅立葉分析與應用:
傅立葉分析無論在理論科學或者工程科技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應用。這門課可淺可深。開在大學部是希望將這個非常有用的數學想法及工具深入淺出地介紹給同學,同時也介紹一些數學上及科學上可能的應用。

應用數學(一):
本課程介紹一些物理科學與生命科學中的數學問題,以及相關的分析與計算工具。近年授課主題如下:
1.從生物競爭模型談動態系統與穩定性分析。2.從交通車流模型談微分方程與傳輸現象。3.從花粉運動、從波動利率模型談布朗運動與擴散現象。4.地震發生時為何壓縮波會比剪力波快?談氣體與液體與彈性體的動力學模型。
暫無圖片
科學計算軟體:
在這門課程中,我們介紹科學計算常用的軟體或程式語言(Matlab或類似之科學計算軟體),使學生熟悉程式基本之設計,學習使用科學計算軟體完成數學及工程問題的分析與運算,以便作為未來使用科學計算問題之基礎。
適合從事工作
-
數學教師
-
修習教育學程後,可以擔任中學數學科教師。
-
-
精算師
-
對意外災害事件發生的機率和可能導致的損失進行評估。
-
-
數據分析師
-
分析網路、影像等資料。
-
-
資訊相關工程師
-
負責資訊、軟體的分析、設計程式撰寫與維護,並進行軟體的測試與修改。
-
-
資料科學家
-
對於資料作分析。工作內容包括:數據建模、機器學習、演算法發展。
-
系友生涯發展

張東隆
1.張東隆博士1974年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2.1979年獲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碩士;3.1984年取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博士、以及1990年獲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企業博士。
1.張博士曾任教于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中央警官大學、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現任美國長島大學Post校區的行銷與國際企業學系教授與系主任。2.張博士曾獲聯合國、國科會及教育部的專案補助,其研究主要著重於對外直接投資及跨國企業的全球擴展與成長策略。張東隆博士參加伯樂計畫返國服務之主題為重點服務業之國際化,與國內產官學研各界就金融服務產業之國際化佈局作深入交流。

郭崇信
郭崇信將軍1984年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應用數學系,民國98年1月晉昇電訊科技中心中將主任。
1.電訊科技中心中將主任;2.郭將軍的豐功偉績敏感度高,無法詳列,其與成大電機系研究密碼學、資訊安全等研究領域的賴溪松教授熟識。

徐樹滋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學士–民國58年;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數學碩士– 民國62年;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統計碩士–民國64年;Univ. of California, Berkeley作業研究碩士– 民國71年;國立清華大學工程博士–80年
1.第七屆民國92年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傑出市場服務人才獎」並獲總統接見2.59~100年曾在各大學任教3..完成與國際著名指數公司 FTSE 聯合編製指數計畫,並推出台灣50指數,為台灣證券交易所首度與國際機構之實質合作4.率領團隊於短時間內建構證券新商品ETF 之架構,研擬140多項法規之制訂或修改,完成ETF之建置並推出首支商品台灣50ETF上市交易。

李育嘉
學歷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數學博士
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學士
經歷
國立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榮譽講座教授
國立高雄大學副校長
國立高雄大學教務長
國立高雄大學學務長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教授兼主任
國立成功大學理學院院長
2015年榮獲推薦為國立高雄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2008~2011年榮獲推薦為國立高雄大學講座教授
2007年榮獲中華民國數學會學會獎
1989~1990年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1988,1991~1992榮獲國科會優等研究獎
1982年榮獲中山學術著作獎
榮獲中華民國數學會學會獎

張家齊
1.成大數學系學士(2003-2007); 2.InnovoTech Labs資訊長(2012/12-2013/07);3.NumerInfo 共同創辦人(2013/09-2014/12)
4.Taiwan R User Group & MLDM Monday 共同創辦人(2012-)
張家齊目前是木刻思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2014-) ,是國內活躍的資料科學家,熱愛分析資料,建立模型,討論數學。於2012與同好開創 Taiwan R User Group 社群和 MLDM Monday 聚會。
多元能力
抽象推理:觀察部分訊息或事物變化的趨勢,歸納出規則或意義,產出合理的答案。
個人特質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