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18/11/30 上午 11:51:57
學系特色
1.
國內唯一以「德國文化」為名之學系。
2.
以豐富、實用的課程及紮實的訓練。讓學生具備德語聽、說、讀、寫、譯之能力。
3.
以多元、自由及與時俱進德國文化選修課程,讓學生具備德國文學、歷史、政治、經貿之素養。
4.
絕對不能錯過的「德國明斯特大學交換留學」,選派優秀學生赴德進修一學年,讓學生親身體驗異國文化,培養國際移動力!
學科意涵
德國文化學系之學科定義屬外語、人文類別,課程屬性分為兩項:
1.
教授德語系國家(包含:德國、奧地利及瑞士)之語言。
2.
教授德語系國家(包含:德國、奧地利及瑞士)之文化。
學習方法
1.課堂上,語言課程在本國籍與外籍教師的搭配教學與帶領下,學生於每日至少2小時的課程中持續接受德語聽說讀寫譯及字彙訓練,並藉由隨堂測驗檢視學習成果;文化類選修課程則透過中外文文本的閱讀、分組報告及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藉由預習、相互激盪與砥礪的過程,產出分組報告內容。
版權:德國文化學系
2.課後,透過作業的複習、分組的課後討論、相互練習、課外資料的尋找補充,持續複習課堂學習內容,提高語言熟練度與參與主題討論的能力。此外,利用校內外德語線上學習平台及校內德語圖書資源,學生可隨時隨地進行靜態自主學習,自我充實。
版權:德國文化學系

3.「移地學習」,選派二年級20位優秀學生至德國明斯特大學研修一學年,親身體驗德國文化及使用德語。
版權:德國文化學系

4.「實地演練」學生透過校外企業機構參訪、企業實習及成果展演活動,將課堂所學知識驗證於實務當中。
版權:德國文化學系
5.「實作訓練」結合課程,由專任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德語書籍翻譯,讓學生實際進入翻譯工作,翻譯成果並正式出版發行。
圖解:翻譯書籍
版權:德國文化學系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傳統外國語文學系在課程及師資方面多著重於文學或語言學習的面向;德國文化學系認為,除提供學生紮實的語言訓練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文化的底蘊及實務的應用能力,以幫助其於未來就學或就業方面,都能夠在良好的能力基礎上有所發揮。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語言與文化是工具,是一種軟實力;現在的社會,雖然科技至上,但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文),若能在專業之外學好一種外文(包含語言及文化),輔以另一項跨域能力,未來在就業上將更有競爭力。本系畢業生可從事各行各業,如:業務助理 、秘書、外語翻譯人員、觀光旅遊、導遊、航空業、外語老師、外交人員等。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語言的學習並非死背單字、文法規則而不實際使用,因此,同學們在選擇外語學系作為主修時,應該要有正確的認知「語言,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死背的」。另,外語的學習者,應認知自己是文化傳遞者,在原先習得的本國語言與文化基礎下,學習外語及外國文化,對本國人傳遞異國文化,對外國人傳遞本國文化,促進交流與進步!
補充提醒與說明
無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德語文法I/II
- 德語讀本I/II
- 德語會話I/II
-
大二必修
- 德語讀本III/IV
- 德語會話III/IV
- 德文閱讀與習作I/II
- 德國文化概論
-
大三必修
- 中級德語會話I/II
- 德文翻譯
- 德文閱讀與習作III/IV
-
大四必修
- 總結性課程
專業選修課程
-
文化暨文學
- 現代德國、德國童話選讀、德語文學導讀、德語小說、德語戲劇、德語電影、德語媒體文化
-
商業與社科
- 德國政治、社會與經濟發展、跨文化溝通、商用德語、商業應用德文習作、德文國際貿易實務
-
翻譯暨德語應用
- 德語口譯入門、進階德文翻譯、中高級德語視聽、中高級德語讀本、觀光旅遊德語
特色課程
暫無圖片
德國文學導讀
簡單介紹德國文學起源、發展與現況,以建立同學對德國文學的基本認識。課程以說故事的方式來介紹各文學時期之主要作家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帶領學生閱讀原文作品或是中文翻譯,並且欣賞文學改編電影中的重要片段。
暫無圖片
商用德語
讓學習者在現有的德文基礎上增加其商業德文之字彙,同時利用德文學習一些簡單的經濟理論,並進而使其能閱讀德文商業專刊及各種有關用德文撰述之商業報章雜誌。
暫無圖片
德國政治、社會與經濟發展
介紹德國當代政治發展過程,除了介紹政治人物以及政治事件外,也介紹經濟、社會以及文化上的發展。期使同學對於當前德國有更深入的瞭解。
暫無圖片
德語媒體文化
主要介紹德語系國家(以德國為主)的大眾媒體、認識及分析不同媒體的格式、 對「媒體文化」及媒體與文化的關係有初步的認識、分析國際網路(World Wide Web)相關問題、比較德國與其他國家(以台灣為主)的媒體。
適合從事工作
-
工商領域
-
如外商公司、各公司行號
-
-
旅遊領域
-
如航空公司、旅行社
-
-
文教領域
-
如報社、電視台、出版社、翻譯社、語言教師
-
-
公務機構
-
國際文教行政、外交領事、行政人員、新聞人員
-
系友生涯發展

版權:侯珈年
侯珈年/德迅集團專案經理
侯珈年因個人對語言的興趣,當初相較其他語系中處於藍海的德文為選填首選。雖然畢業數年後才派任德國,但因一、二年級紮實的基礎德語訓練,德語仍具一定程度。大三時,意識到進入職場在即,選修以商用德語為主軸,並加上社會人文和翻譯等課程來豐富知識;此外,加上國貿系為輔系,搭配商用德語,使其具備職場競爭力
她自2002年畢業後,旋即進入長榮海運工作,在12年任職期間派任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進行系統整合上線/訓練等支援。爾後,加入美商羅賓昇負責亞太地區至全世界各網絡的海運艙位運費採購。目前,任職於瑞士商德迅集團(KUEHNE+NAGEL) ,並定居於德國漢堡負責全球海運系統整合業務

版權:許弘雨
許弘雨/德國在台協會綠能事務專員
許弘雨為東吳德文系學、碩士班畢業生,學系學習過程中,透過學習報告(尤其是德國文學的報告),培養了提問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及清楚表達自我的能力。此外無形中也形塑出其對事獨到的見解,學到如何理性客觀的批判,以至於實事求是的精神
他目前任職於「德國在台協會」,擔任綠能事務專員。其工作內容與能源、環境、氣候保護等議題有關,這也是德國非常重視的議題,這些內容在大學學業期間雖完全沒有接觸過,但在學系的紮實德語語言訓練基礎以及四年德國文化的薰陶下,讓他更容易進入德國人的思維,了解德國人的想法

版權:萬壹遵
萬壹遵/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萬老師表示學系不僅培育了他的德語綜合能力,也開啟了他對德語文學的認識。在健全的課程架構以及豐厚的人文薫陶中,他不僅以德文完成了德語文學的碩士論文,也以該本論文衍生的研究計畫順利取得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的全額獎學金赴笈德國,繼續攻讀德語文學博士。
取得德語文學博士學位後,他回到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服務。他特別感念學系對他的栽培與教導,讓他很早就有能力在德國各大學主辦的研討會裡發表數篇論文,他寫的學術文章也獲刊在德國出版的專書論文集與期刊。回國任教後,他不僅繼續鑽研德語文學與文學理論,在德語教學方面的經驗累積也倍受肯定,並將其所學貢獻回母校
多元能力
外語能力:外國語文聽說讀寫能力。
個人特質
樂群性:關心别人、對人友善、隨和、喜歡處在人群中、樂於參與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