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18/11/30 上午 09:54:13
學系特色
1.會計核心課程,均採小班制教學,並實施統一教材、統一進度及統一考試之教學制度。
2.會計專業課程,輔以個案討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溝通能力,為全國會計教育界之首創。
3.為培養學生專業倫理之精神,於碩士班特招法治會計組,期能培養會計與法律兼具之專業人才。
4.配合資訊時代潮流,特規劃一系列資訊與電子商務專業課程。
5.延聘國際、大陸及國內各校著名學者任教,以加強國內外校際間交流。
學科意涵
會計是將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表達出來,提供股東、債權人以及內部經營階層等,企業利害關係人決策使用的一套記錄與報導的程序。會計學在商學/管理學院是必修科目,這是因為凡是商業活動都必先透過會計紀錄,才能得到基礎的資料,供後續決策分析之用。
學習方法

邏輯推演:泛指從一個思想(概念或判斷)推移或過渡到另一個思想(概念或判斷)的邏輯活動與學習。

數據分析:學習分析財務報表,瞭解企業財務情形,進行管理決策。

個案討論: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培養分析解決問題、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會計學系所學的課程及訓練的方向,專業性是商管學院科系中,算是相對較高的學系。會計學系的核心課程從大學一年級一直貫串到四年級,不斷的深入、強化、及適度的擴充。企管學系學習的範圍則相當廣泛,所有企業營運所牽涉到的範圍,如:組織、人事、行銷、採購、生產、財務、貿易、資訊等知識,都必須涉獵。也因為各種知識都要具備,對單一的領域不容易深入,需等進入企業或繼續升學深造,再選擇某一領域深入。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會計學系並非僅適於女生就讀之科系。大學畢業後,若到一般企業服務,亦不是從事記帳工作,對於未來AI時代,並不會有失業危機。具備會計、財務、資訊、法律專業知識,善用財務資訊,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才是大學會計系更為強調的。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數學方面,大多為加、減、乘、除四則基本運算之數學,外加不難的微積分與管理數學。每一門學科多少都要有點邏輯概念,會計也不例外。但是在會計學習過程中,教導同學理解遠比計算重要,光是數學能力強,若無踏實課後練習,也是無法學好會計的。本系核心會計皆採用原文書,輔以中文授課,同學只需有基本的英文閱讀能力即可。
補充提醒與說明
無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會計學(一)
- 經濟學
- 會計套裝軟體
- 微積分
- 企業管理
-
大二必修
- 會計學(二)
- 會計套裝軟體(二)
- 財務管理
- 統計學
- 商事法
-
大三必修
- 會計學(三)
- 成本會計
- 審計學(一)
- 會計資訊系統
- 稅務法規
-
大四必修
- 審計學(二)
- 管理會計
- 會計專題
專業選修課程
-
會計及管理
- 投資學、創業與管理實務、風險管理、內部控制與稽核、企業評價與績效評估、信用風險與資產證券化、金融商品會計研討、管理資訊系統個案分析、企業資源規劃、當代企業經營個案分析、公司財務策略規劃專題研討、財務會計準則專題、財務報告分析、會計專業倫理與職業道德
-
稅務及法律
- 民法概要、商業會計法、租稅申報實務、證券管理法規、金融法規、金融監理、商事法研討、企業併購法規、稅務會計、租稅專題研討
-
會計師專業
- 會計師業務實戰研討、數位浪潮下審計實務新模式、全球化趨勢下之會計專業新視界、審計公報研討、會計師實務、鑑識會計、電腦審計、人工智能與大數據資料分析於審計實務運用、專業實習
特色課程

專業實習
大四下學期選修課程3學分。同學透過申請,經學系與會計師事務所審核,安排於寒假至5月底至國際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工讀,除可領得實習薪資,也讓同學能提早與理想會計師事務所工作職場銜接。
暫無圖片
企業資源規劃
本課程主要讓學生了解企業資源規劃系統運作的基本觀念,建立學生對企業資源規劃的正確認識,培養學生對企業資源規劃之作業流程的觀念及思考能力;並藉由案例及系統之鼎新Workflow GP系統的實際操作,使學生能將理論與實務相結合,以提升學生在企業資源規劃實務應用之能力。
暫無圖片
財務報告分析
對一個能真正善用財報資訊使用者或投資理財的人來說,財務報表分析絕不僅止於四大財務報表之數字及比率分析,因企業之營運環境變動(產業競爭、上下游互動關係、產品研發能力、消費者偏好、產品領導地位及景氣循環等)、財務狀況健全與否及管理當局經營心態等,將攸關企業興衰與存歿。
暫無圖片
會計學(二)
中級會計學課程為初級會計學之延續,課程著重於會計理論及觀念之闡述,並對一般企業在會計處理時所發生的特殊會計問題,做更深入之探討與分析,使得問題有一適當之處理,力求會計理論與實務配合,期能以理論指導實務,歸納各種實務建立更完整之理論。本系在會計學核心課程之用心與投入,堪為國內會計學系之最。
適合從事工作
-
會計師與審計人員
-
檢查、分析並解釋會計紀錄及報表資訊,以提供稽核意見。
-
-
財務長與會計長/主計長
-
指導財務活動,如公司或公私機構整體或部分的計畫、採購和投資等。
-
-
財務經理
-
規劃、指導並整合會計、投資、銀行、保險、證券,和公司分部、辦公室、部門的其他財務活動。
-
-
會計人員
-
計算、分類和記錄數據資料以保持財務紀錄的完整。將日常的帳務計算統合,以獲得主要的財務資料並維持會計紀錄。可能須稽核其他帳務人員的數據、計算程式和相關交易紀錄的正確性。
-
系友生涯發展

唐松章
泰北中學畢業後考上建中, 爾後考上當時在台復校的東吳會計系就讀,會計系44級畢業。
大學畢業考進十信合作社,從最基層的臨時雇員做起,因勤奮負責、人緣很好、屢創佳績,深獲十信老闆蔡萬春先生的賞識,晉升大安分社經理,進而在國泰人壽創業階段獲邀參與,任董事兼業務部經理,後來晉升總經理,任職達十五年之久,又相繼創辦國揚建設上市公司與崇友實業(東芝電梯)上櫃公司。六十歲那年交棒,赴日攻讀日本拓殖大學 經濟學博士學位。

杜英宗
會計系58級畢業。最高學歷:哈佛大學企管研究所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
有「投資銀行教父」之尊稱。擁有台灣、美國雙會計師資格的杜英宗學長,原在台灣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之後受到資誠創辦人的賞識,派往美國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在美國工作期間,曾加入加州一家從事國防及能源相關工程的公司擔任資深副總裁兼財務長,他運用購併、合併及開發各種獨立發電廠的策略,使得該公司的年營收由二千萬美元成長到十億美元,為華人在美國擔任高階財務主管建立良好的典範。

馬君梅
會計系53級畢業,現任東吳大學名譽教授暨講座教授。曾任東吳大學副校長、中華會計教育學會理事長、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常務監事兼監事會召集人、會計師懲戒委員會委員、中華財務主持人協會理事、東吳大學商學院院長、會計學系主任、會計學研究所所長,會計師考試、高普考試、特種考試典試委員等職。
馬講座教授秉持在校服務50年來所累積的經驗、資歷與服務熱忱,為東吳大學發展中,一股不可抹滅之穩定助力。校外服務方面,亦多次出任會計學術界及實務界之各項重要委員會代表,並擔任第五、六屆中華會計教育學會理事長,負責推動全國會計教育、學術研究及相關實務發展,對於本校、本系聲譽之提升,莫不有積極助益。

版權:天下雜誌660期/採訪整理 盧沛樺/2018-11-05
賴冠仲
會計學研究所碩士班84級畢業。大學念企管、研究所念會計;工作十年後,再念了一個法律碩士;再過十年,他又念了EMBA。這個學術力MAX的男子,現在是四大會所之一勤業眾信的總裁賴冠仲,56歲。他說,「保持學習的赤子之心,比起擁有特定技能更重要。」
「低調、擅長審計和併購」這是勤業、眾信人對新任總裁賴冠仲的評語。賴冠仲學長從事會計審計的服務已經將近30年,會計相關專業不在話下,據了解,他曾協助國內外企業完成多起重大併購交易,也嫻熟金融保險產業等。
多元能力
計算能力:能熟練地運用基礎的加減乘除運算,並快速且正確地推算與導出答案。
個人特質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