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20/12/21 上午 08:45:42
學系特色
本系成立於2021年,是國內第一個以「教育與未來設計」為名稱的學系。學系目標旨在培養具有前瞻未來思考、設計思考、教育方案設計與管理、學習設計,與社會設計專業能力的人才。學系主要特色包含,(1)專任教師帶導之群組小班制之專題與實作,(2) 多元的跨國移動學習機會,3) 豐富的策略聯盟夥伴與實習。
學科意涵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是一個強調教育與未來思考的學系,目的在於透過未來思考與設計思考,培養學生領導能力、學習設計能力與社會設計能力,從而用設計去新組織,及用設計去改變社區與社會。
學習方法

本系課程架構,涵括:1) 基礎課程:涵括教育與未來設計必備的基礎能力課程。
圖解:CDIO圖示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課程架構
版權:本系提供
暫無圖片
2) 核心課程:以「前瞻未來」、「領導管理」、「學習設計」為三個專業領域核心。
暫無圖片
3) 加值課程:包含「溝通表達」、「設計企劃」與「學習培力」三大類專業課程。此部分課程主要透過基礎與核心課程訓練後,近一步塑造具有統合、總整與分析處理教育與社會議題能力。

專題與實作:訓練學生從一構想的發想到具體化操作實踐方案的一系列過程。專題實作提供的工具,包括透過工作坊、田野調查與專案方式訓練從構思到操作教育與社會設計企劃能力。
從大一延伸到大四的「專題與實作」課程,包含「專案型」、「活動企劃型」、「專題策展型」與「創作型」,層層累積多元的企劃與設計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是國內第一個以「教育與未來設計」為名稱的學系,學科基礎理論課程涵括教育學、學習心理學與社會學。所以,學系與這些學科據有學科基礎的關聯,但本系強調跨域性與整合性,也強調未來思考與設計思考,更強調以前瞻教育出發培養學生的專題與實作的能力,透過理論與實務並重,強化學生畢業的專業度與就業力。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名稱為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或與工業設計、雕塑、藝術設計學系會被相提並論。但本系強調培養的設計能力,主要並非物件的設計,而是以人為中心的組織創新設計,教學課程設計,與社區與社會的改造的設計。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強調透過教育與未來思考引導的設計力貢獻組織、社區與社會創新。未來思考易被誤解為僅是臆測而已,但我們日常生活的行動,或多或少都取向未來。我們要影響組織、創新組織,都需要探究組織的「願景」,培養未來素養是一項專業能力,目的在於引導--the future we want.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學系的網站,對學系有更多資訊的提供,包含學系簡介影片、學系特色、目標、課程架構、未來發展、獎學金、國際交流與學習與學系夥伴聯盟等,歡迎造訪:http://www.edfd.tku.edu.tw,或直接來電聯繫:02-26215656 #3001。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教育與未來設計導論
- 教育學導論
- 田野調查
- 學習心理學
- 社會學
- 社會科學統計
- 前瞻教育設計專題:專案型
- 前瞻教育設計實習:專案型
-
大二必修
- 學習設計理論
- 內容策展理論與實務
- 方案設計與發展
- 未來研究理論與方法
- 前瞻教育設計專題:活動企劃型
- 前瞻教育設計實習:活動企劃型
-
大三必修
- 方案管理與評鑑
- 社會科學研究法
- 社會設計
- 前瞻教育設計專題:專題策展型
- 前瞻教育設計實習:專題策展型
-
大四必修
- 企業與社會組織實習
- 前瞻教育設計專題:創作型
- 前瞻教育設計實習:創作型
專業選修課程
-
溝通表達
- 設計思考與溝通方法,永續議題設計,教育哲學與社會思潮,美感與視覺設計,腳本設計與影像製作,溝通與敘事,服務設計與管理,科技與未來社會,品牌策略與行銷,AI與學習設計
-
設計企劃
- 數位繪圖,趨勢議題分析與應用,推測設計,教育政策與變革,創新社會與產業未來講座,互動媒體與行銷,學習環境與教學設計,樂齡未來設計,文教事業經營
-
學習培力
- 設計溝通專業英文,教育領導與行政,終生學習設計與評量實務,實驗教育與創新,國際移動學習,社會組織與教育產業,企業社會責任(CSR),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數位教學設計與應用,未來學校與課程教學,自主學習,教育測驗與學習評量
特色課程
暫無圖片
前瞻教育設計專題與實習
學生透過學生工作坊,探索21世紀全球、社會、產業趨勢與問題,以培養學生面對真實世界的洞察力及問題解決能力。課堂活動分為專題座談、學生研究工作坊、及多元成果展示。
圖解:工作坊
暫無圖片
教育與未來設計導論
在快速的社會變遷過程中,教育往往是推動變遷的關鍵性力量。透過前瞻教育與未來設計的結合,本課程提供課程參與者對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課程概觀性的理解。課程提供修課同學,從未來思考、領導能力、學習設計能力、社會設計能力,四個不同面向理解學系的特色,並進行理論與實務的辯證。
暫無圖片
田野調查
這門課程主要介紹人類學式的質性研究方法中的田野調法。本課程強調田野研究操作的操作過程的理論與實務。本門課程的進行,也不僅僅侷限於介紹田野研究的技藝層面而已,更是從田野的民族誌作為研究方法的介紹,讓課程參與者了解如何進行一個好的研究設計,經營田野,以及具備能力評估如何是一個「好」的田野研究。
適合從事工作
-
教育領域
-
課程設計師、教學設計人員、企業顧問公司、成人教學機構之課程設計人員、教育與行政人員
-
-
社會設計
-
使用者體驗UX研究人員、使用者介面UI研究人員、設計研究員
-
-
公關
-
公關或媒體公司之品牌宣傳、媒體公關與宣傳人員、人力資源教育訓練人員
-
-
文創產業
-
行銷文案企劃
-
-
策展人員
-
博物館策展企劃
-
系友生涯發展

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多元能力
閱讀理解:能理解文章的意涵與邏輯,及所想傳達的訊息與想法。
個人特質
變通性:思考行事彈性活潑,喜歡變化、改變、創新,充滿想像力與新點子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