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21/1/15 下午 04:22:44
學系特色
四年一貫2+2的學習歷程,前兩年在逢甲大學國際學院,以全英語授課及完善輔導機制,包含學業輔導、語言輔導及留學輔導等,為海外留學做好充分準備。後兩年則前往美國普渡大學繼續更深入的電機資訊課程。順利畢業後,學生不但分別獲得兩校的學位,亦同時享有當地實習或申請就業簽證的權利。
學科意涵
本留學專班為電機資訊領域學程,學生大一大二先在逢甲大學進行電機與資訊工程的基礎與核心課程培育,搭配普渡大學創新的工程教育模式,以專案導向式學習進行授課,培養學生創新實踐、團隊合作及自我管理能力;大三赴普渡大學後,可自電機或資訊工程二個領域中擇一繼續修習。
學習方法
創新專題:該課程目標為帶領學生對於工程領域的探索、開發學生評估與決策能力、激發學生創新設計能力,以及專業能力的培養。整體課程的設計,主要在協助學生職涯興趣的探索以及專業能力與團隊合作的培養。
圖解:創新專題期末成果發表
版權:逢甲大學國際學院自有照片

磨課師教學法:融合遠距教學的概念,老師與學生能在網路平臺上進行各式的互動交流、回答問題、課程內容的探討及評量機制,使學生更加有身處教室的臨場感。
圖解:電路學課程側拍
版權:逢甲大學國際學院自有照片

全英授課:本學程老師以全英語授課,同時學生也以全英語進行課堂討論及撰寫作業。學生表達及溝通能力的提升為本學程的目標之一,在全英語的授課環境中,訓練學生口語與書面寫作的運用,如自我介紹、上台報告的口條訓練、簡報技巧、報告寫作的要領等。
版權:逢甲大學國際學院自有照片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留學專班為電機資訊領域學程,因應台灣與美國工程界的市場需求而設計,課程內容與產業密切結合,讓學生在就業時具備就業競爭力。學生大一大二先在逢甲大學進行電機與資訊工程的基礎與核心課程培育,搭配普渡大學創新的工程教育模式,以專案導向式學習進行授課,培養學生創新實踐、團隊合作及自我管理能力;大三赴普渡大學後,可自電機或資訊工程二個領域中擇一繼續修習。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工程背景畢業的學生,職場競爭力高,無論是傳統產業、高科技產業,例如:晶圓、面板、IC、通訊、電腦、數位產品等,以及貼近生活的數位家庭、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領域,都需要這類的人才。此外,航太、生醫、遊戲、電動車與軟體產業,也都有許多適合工程人才的職缺。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雙學士學位學程之配當表乃根據美國普渡大學課程安排,與國外大學課程學分相互抵免。學生大一、大二於逢甲大學就讀,大三、大四於美國普渡大學就讀,畢業時可同時獲得2校的學士學位證書。
補充提醒與說明
修讀本雙學位學程專班學生在逢甲大學的2年間,需達普渡大學所規定之大一至大二累計GPA 3.5以及英語成績門檻:托福 IBT 88(單項成績不低於20分),或雅思 6.5(單項成績不低於6.0分),方可出國繼續高年級學習。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力學
- C結構化程式設計
- 普通化學(一)
- 解析幾何與微積分I
- 高等C程式語言
- MATLAB程式設計
- 基礎電磁學
- 解析幾何與微積分II
- 創新專題(1)
- 創新專題(2)
- 英文演講
- 英文寫作
-
大二必修
- 多變元微積分
- 電機工程基礎(一)
- 電機工程基礎實驗(二)
- 數位系統設計
- 常微分方程
- 電機工程基礎(二)
- 電機工程基礎實驗(二)
- Python於資料科學應用
- 線性代數
- 批判思考
專業選修課程
-
無領域區分
- 普通化學研討課
特色課程
創新專題
該課程目標為帶領學生對於工程領域的探索、開發學生評估與決策能力、激發學生創新設計能力,以及專業能力的培養。整體課程的設計,主要在協助學生職涯興趣的探索以及專業能力與團隊合作的培養。
圖解:創新專題期末成果發表
版權:逢甲大學國際學院自有照片

電機工程基礎
該課程目標為介紹電路學基礎概念,使學生具備電子電路分析能力。該課程採摩課師教學方法: 1) 課堂以分組學習活動;2) 學生課前預習,授課老師於課堂補充說明。
圖解:電機工程基礎實驗室側拍
版權:逢甲大學國際學院自有照片
C結構化程式設計
該課程目標是介紹計算機軟體和硬體的基本概念。課程將著重於計算機中數據表示、結構化編程以及結構化問題解決。學生將以C程式語言進行程式設計與應用。
圖解:C結構化程式設計課程側拍
版權:逢甲大學國際學院自有照片
適合從事工作
-
電機工程師
-
因應商業、工業、軍事與科學需求,設計、開發、與監測電機設備、電機元件或電機系統的製造與安裝。
-
-
軟體設計工程師
-
創造,修改和測試代碼,形式,和腳本,使電腦運行的應用程式。從軟體發展人員或其他個人制定的規範工作。通過分析使用者的需求和軟體設計解決方案,可協助軟體發展商。可開發和編寫電腦程式,存儲,查找和檢索特定的檔,資料和資訊。
-
-
IC設計工程師
-
將機械、電機與電腦工程理論與方法,運用在自動化、智慧型系統、智慧型產品或工業系統控制的設計上。
-
系友生涯發展

張書懷
書懷至美國普渡大學後選擇電腦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為主修。
目前在鴻海擔任工程師。

施文祥
文祥至美國普渡大學後選擇電腦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為主修。
目前在美國Salesforce公司擔任軟體工程師。

周施朗
施朗至美國普渡大學後選擇電機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為主修、副修經濟(Economics)。
目前在香港大學就讀研究所 (Master of Science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多元能力
外語能力:外國語文聽說讀寫能力。
個人特質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