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18/11/27 上午 09:49:22
學系特色
本系成立於民國 52 年,實行「創作與理論合一,傳統與當代並行」之教育理念,是全台成立最早並且培植眾多藝術研究、創作、教育與行政人才的美術系所。為反映教育目標及就業需求,在教學上採行西畫、設計、書畫三大類課程模組,賡續優質傳統並拓展當代特色,在中西學術貫通之下有效落實理論與實務結合。
學科意涵
本系強調美感的培養與實踐,教學內容主要包含 1.純藝術創作 2.應用美術 3.藝術行政 4.藝術市場 5.跨領域藝術統合。進以培育學生學用結合的能力。
學習方法
暫無圖片
創作實踐法:
美術學系強調在媒材中省思自我的美學觀,在創作符號中進行藝術詮釋,並在手作中實踐探索的議題,將形而上的思維落實於形而下的作品之中。
暫無圖片
圖像學分析法:
圖像學(Iconology)是將美術作品的時代風格從圖像誌進行分析,以了解視覺藝術作品的意義,並考察傳統繪畫的圖式(motifs)及其歷史、文化或社會的意涵,以利進行符誌icons和美術題材的探究。
暫無圖片
符號學詮釋法:
(Semiotics)運用符號學中對於意符(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兩個互為表裡的聯結,探討美術作品的形式與內容,以利創作時形式的開拓與內涵的提升。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具有多元自由的學風與優良的傳統,作育美術英才無數,如: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前北美館館長、國美館館長、高美館館長黃才郎。插畫家幾米,美學家蔣勳。另有許多重要美術團體,如:紗帽山畫會、後立體派畫會、101畫派、台北畫派等。還有眾多系友擔任大學藝術學門的院長、系主任及教授、藝術創作者、美術教師,或藝術家及策展人…等。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就讀美術系時常會被大眾誤解未來就業不易,然就本系長期追蹤畢業生就業情況得知,無論是從事美術創作、美術教學、平面設計、網頁設計、廣告設計、美術編輯、動畫卡漫、公仔設計或文創開發…等,畢業出路甚廣,就業堪稱良好,薪資也遠高於平均工資之上。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重視純藝術如油畫、水彩、水墨、漆畫等,易產生課程欠缺就業應用性的誤解。事實上本系除了有純藝術的課程之外,也有如電腦繪圖、微電影製作、3D動畫製作、金工、陶藝等實用性強,應用性廣的設計與文創課程,可以滿足創作或就業的職能要求。
補充提醒與說明
請瀏覽文化美術學系官網http://crmaar.pccu.edu.tw/bin/home.php
文化美術系FB官網 麻煩孫老師GOOGLE貼上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6Z3oZg5MM(cji4gj (或輸入關鍵字:文大美術系微電影)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色彩學
- 中國美術史
- 素描
- 基本設計
- 書法
-
大二必修
- 藝術概論
- 西洋美術史
- 基礎油畫
- 國畫
- 電腦繪圖
-
大三必修
- 美學
- 設計概論
- 文化創意產業專題
-
大四必修
- 畢業製作
專業選修課程
-
西洋繪畫學群
- 油畫技法、水彩、藝術解剖學、素描人體、版畫技法、油畫人體、雕塑、當代藝術創作、西洋繪畫專題創作、畢業實習、多媒材與裝置藝術、美術行政管理與實務
-
中國書畫學群
- 水墨技法、篆刻理論與技法、台灣近代美術史、水墨人物、水墨寫生、水墨創作、中國畫風發展史、中國書畫名品賞析、水墨山水、畢業實習、美術行政管理與實務
-
設計創意學群
- 2D電腦繪圖、影像原理與製作、立體基本設計、陶瓷製作、數位平面設計、企業識別設計、微電影製作、漆畫、漆畫創作、數位內容設計與應用、文創應用設計、藝術推廣行銷、基礎金工、網頁設計、3D動畫製作、3D列印、藝術設計專題討論、美術行政管理與實務、畢業實習
特色課程
暫無圖片
設計學群
2D電腦繪圖、影像原理與製作、立體基本設計、陶瓷製作、數位平面設計、企業識別設計、微電影製作、漆畫、數位內容設計與應用、文創應用設計、藝術推廣行銷、基礎金工、網頁設計、3D動畫製作、3D列印、藝術設計專題討論、漆畫創作、美術行政管理與實務、畢業實習。
暫無圖片
西畫學群
油畫技法、水彩、藝術解剖學、素描人體、版畫技法、油畫人體、雕塑、當代藝術創作、西洋繪畫專題創作、畢業實習、多媒體與裝置藝術、美術行政管理與實務。
暫無圖片
書畫學群
水墨技法、篆刻理論與技法、台灣近代美術史、水墨人物、水墨寫生、水墨創作、中國畫風發展史、中國書畫名品賞析、水墨山水、畢業實習、美術行政管理與實務。
適合從事工作
-
藝術創作者
-
專業畫家、雕塑家、插畫家、書法家、水墨畫家、卡漫動畫創作者…等。
-
-
設計師
-
平面設計師、立體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展場規劃師、文創設計開發、流行產品開發、廣告編導…等。
-
-
美術教師
-
在公立或私立中學指導高中程度科目,例如英文、數學、和社會科學。可能根據專長指定科目,例如打字講師、商學教師或英文教師。
-
-
美術行政
-
公私立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畫廊、藝術商業機構擔任行政人員。
-
-
藝術CEO
-
策展人、藝術經理人、美術經紀人…等。
-
系友生涯發展

蔣勳
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
臺北市私立強恕高級中學
蔣勳以花卉、水景繪畫受台灣人歡迎、以美感的教學和省思受到學子喜愛。在繪畫創作之餘,蔣勳也在文學界勤勞耕耘,他出版過多本詩集、並曾擔任台灣早期美術刊物雄獅美術的主編(總編輯)。

黃才郎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1989/9-1992/7)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學士(1969/9-1973/7)
黃才郎歷任高雄市立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和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為台灣美術界唯一「四館王」。

蒲浩明
比利時國立皇家藝術學院雕塑系畢業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
曾任教於文化大學美術系,台陽美術協會會員、台灣藝術家法國沙龍學會諮詢委員及擔任各美術展覽的雕塑類評審委員。
代表性的作品有〈伏羲氏〉(1982 年獲法國藝術家沙龍雕塑類銀牌獎)、2009 年臺北市大稻埕公園台灣一代歌謠詞人〈李臨
秋先生紀念銅像〉、2010 年台北花博寰宇園區台灣庭園鏡面水池雕塑〈小水滴系列〉等等、2011 年台北市蔣渭水紀念公園
〈蔣渭水先生紀念銅像〉

林進忠
嘉義師範學院普師科、國立台灣藝專美術科、文化大學美術系、日本筑波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教授、美術學院院長、副校長。
林進忠的作品,水墨畫寫實、氣韻生動、意境豐富;書法創作平易近人、筆鋒蒼勁有力。他認為藝術重要的是要表達內心的感受,用自己的感受表達心中所要呈現的情境。身為藝術家,必須瞭解歷史,體會生活,不斷地閱讀、欣賞、思考,才能真正體會藝術創作的內涵與目標。同時,必須具備縱覽藝術史觀的鑑賞與省思能力,才能傳承歷史文化的使命。

幾米(廖福彬)
文化大學美術學系。
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曾在廣告公司工作十二年,後來為報紙、雜誌等各種出版品畫插畫。1995年,幾米患血癌,所幸後來病情被控制住。在家休養的三年期間,他重新開始畫插畫。就在此時,他的插畫作品開始受到更多的注意。幾米在台灣繪本閱讀習慣風氣未開之際,開創了一種成人繪本的風格。
多元能力
藝術創作:透過音樂、舞蹈、繪畫、設計、戲劇或雕塑等創造或表現,來傳達想法與展現自我。
個人特質
探究性:願意突破現狀,接受新的及未知的挑戰、情境或學習內容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