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18/11/13 下午 04:14:41
學系特色
一、理論與實務兼重,透過實務實習,實踐畢業即就業之目標
二、課程設計分為「司法實務組」及「企業暨金融法律組」提供學生更專業、系統及多元化之修習選擇。
三、開設法學英文、德文及日文以強化法學外語
四、結合本校411出國遊學計畫,鼓勵學生出國遊留學,培育國際觀及語言能力
學科意涵
法律為團體生活基本規範,具鞏固團體生存發展基礎之效,法律系主要在培育實現社會正義、增進國家發展、遵守專業倫理規範、並具備社會關懷及國際視野之優秀法律人才,以因應國家社會發展之需要。
學習方法
暫無圖片
概覽閱讀法: 迅速瀏覽學習內容,由章節的標題、架構了解整體的概念
暫無圖片
設問質疑法: 利用章節名稱或概念以5W1H測試自己了解程度
暫無圖片
精讀摘要法: 標示重點、畫樹枝關聯圖幫助建構自己的知識
暫無圖片
分析歸納法: 將累積的知識比較異同並整合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注重基礎法律課程及法律實務之處理能力,提供學生多元實務實習機會,課程設計分為「司法實務組」及「企業暨金融法律組」,前者強化與國家考試之訓練與連結,後者著重民營企業與金融領域之法律專業知識培育。相較國內財經法律、科技法律及政治法律相關學系,本系在課程規劃、實務連結與人才培育上更為全面性及實際性。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法律人的職涯發展不僅有司法官、律師或擔任公職,尚有多元發展,包含(金融機構、科技產業或一般公司的法務助理,代書、民間公證人、地政士等法政專業資格,甚至有商管、理工雙主修法律學生,也可朝向記帳士、稅務士、會計師等稅務代理事務或專利師等商標、專利、著作權代理事務,商管、理工與法律領域的專業資格)。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誤區1:法律學習內容艱澀難懂
誤區2: 法律學習重在背誦,記憶力強的同學占優勢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將藉由校方411出國遊留學方案(四年間出國遊學及留學各一次),協助學生申請研修、交換、實習及參訪。現今,學生可至海外姊妹校(超過390所)、亞洲基督教大學聯盟(ACUCA)成員學校(共39所),甚而僅需繳本校學費及膳宿費,即可至國際學生交換計畫(ISEP)會員學校(共340所,且本校係全台唯一會員學校)進行研修或取得跨國雙學位。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民法總則(一)
- 民法總則(二)
- 刑法總則(一)
- 刑法總則(二)
- 法律專業閱讀與書寫(一)
- 法律專業閱讀與書寫(二)
- 民法債編總論(一)
- 民法債編總論(二)
- 憲法
-
大二必修
- 行政法(一)
- 行政法(二)
- 民法債編各論(一)
- 民法債編各論(二)
- 刑法分則(一)
- 刑法分則(二)
- 身分法
- 民法物權
-
大三必修
- 商事法總論及公司法
- 民事訴訟法(一)
- 民事訴訟法(二)
- 刑事訴訟法(一)
- 刑事訴訟法(二)
-
大四必修
- 法理學
- 法律專題研討
專業選修課程
-
司法實務領域
- (1)專業必修:進階刑法、進階行政法、進階民法、進階民事訴訟法、進階刑事訴訟法 (2)專業選修(35學分選18):法院組織法、行政救濟法、公法案例研習、民事法案例研習、家事事件法、刑事法案例研習、國際公法
-
企業暨金融法律領域
- (1)專業必修:智慧財產權法概論、保險法、進階公司法、證券交易法、金融法制與銀行法 (2)專業選修(36學分選20):會計學、經濟學、英美契約法、消費者保護法、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營業秘密法、公平交易法、信託法
特色課程

特色服務學習-法律培力服務
本課程主要由「司法改革基金會」及「法律服務社」提供學生從事法律服務工作,工作性質包含法律諮詢服務、法治教育服務、司法改革申訴中心服務三大區塊,希望學生可以藉由實際參與,透過做中學了解法律實務工作,學習中除專業知識養成,更能培育職場倫理之教育理念,以培力法律系學生的法律專業服務力。

法律服務學習(一)(二)
本課程由本系數名專任老師擔任課程指導老師,課程模式為實習學生藉由實習計畫書的撰寫取得實習資格,於資格取得後依其計畫書志願排序進行機構分配,於暑期將學生非派至各法律專業相關機構進行實習。目的即在讓同學透過各種法律服務內涵的實際參與、實務操作,提升學生專業素質、刺激法律系學生學習,已達畢業即就業之能力。
氣候變遷與原住民族規範
本課程將著重於災難與原住民族社會的理解,使同學們認識重建的相關法制問題,課程亦結合實際至災區部落之課室外課程,依災區部落或社區需求提供服務。
交互詰問制度
近年隨著我國刑事訴訟改採當事人主義後,交互詰問制度漸受重視,從2000年起已有各地地院率先實施交互詰問,有關傳聞法則及交互詰問等證據規範已經修法增訂。此項修法變革大幅影響我國刑事審判的法庭活動。為因應此變革,針對制度及如何實踐操作詰問技術,為修習基礎而必備的知識。

修復式正義理論與實務
本課程除介紹其理論與發展歷程外,並教導學生面對衝突與化解之技巧,安排模擬演練。讓學生可以學到:(1)處理糾紛之新模式,(2)善意溝通之能力,(3)衝突化解之初步能力,(4)對未來可以應用之場域有粗略識認。
適合從事工作
-
公職考試
-
(1)司法特考:包含公證人、觀護人、家事調查官、行政執行官、司法事務官、檢察事務官、法院書記官、監獄官、法警、監所管理員、執達員、執行員、錄事、庭務員。
(2) 司法官考試、警察特考、高普考、地方特考、關務特考、稅務特考等。
-
-
專技證照考試
-
律師、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等。
-
-
民間企業及金融機構法務人員
-
法務人員、研究員、債管人員等。
-
-
中等教育公民教師
-
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主修專長教師、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蕭仕庸生涯規劃分享
版權:靜宜大學法律學系製作
蕭仕庸
靜宜大學法律學系學士
雲林地檢署檢察官
國高中時對於學習的科目並無太大的興趣,亦不滿國高中的填鴨式教育,因此荒廢了學業許久。直到就讀法律系後,覺得大學畢業後即將進入職場,再加上對於法律科目有濃厚的興趣,在就讀法律系不久後,就決定為自己設立一個目標:參加「司法官、律師」考試,除想證明自己即便是就讀非名校的法律系亦不比別人差之外,亦想測試自己學習法律的成果,同時想擴大自己的視野,瞭解實務的運作。

圖解:張方俞生涯規劃分享
版權:靜宜大學法律學系製作
張方俞
靜宜大學法律學系學士
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
員育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彰化縣員林市公所法律顧問
王東山聯合法律事務所實習律師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書記官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書記官
從法院書記官到執業律師,一路走來,除面臨角色轉換,工作時數亦有顯著的不同。從只有看戲心態,到須承擔勝敗責任;從朝九晚五,到加班為常態,這是律師界常見的現象,如此努力,無非是為了謀求當事人最大利益,並能兼顧實現社會正義及促進民主法治之正常發展。

圖解:黃偉庭生涯規劃分享
版權:靜宜大學法律學系製作
黃暐庭
靜宜大學法律學系學士
靜宜大學法律學系碩士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中辦公室主任
我喜歡的是文學,高中一心想進中文系,但後來卻唸完了法律學系,同時獲得法學碩士資格,現在我是民間司改會台中辦公室主任,同時也是母校系上兼任講師,從非典型法律人到以法律服務為志業,引導我的轉折正是靜宜大學法律學系。
多元能力
抽象推理:觀察部分訊息或事物變化的趨勢,歸納出規則或意義,產出合理的答案。
個人特質
客觀性:多元客觀,易於參考接納外部意見,願意接納意見並有彈性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