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19/5/16 下午 04:24:17
學系特色
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 Department of Ecological Humanities」屬於「生物資源學群/ 生態學類/ 環境資源細學類」,課程包含三大領域:生態科學、生態思想、生態實踐。學生依個人興趣,未來可從事生態調查、解說、旅遊、研究等生態產業。
學科意涵
「生態人文學系」(Department of Ecological Humanities)為研究暨教授與生態科學、生態思想與生態實踐等相關學科知識之學系,目的在培養擁有與生態環境相關之科學知識、哲學思想以及實踐能力之人才,為守護臺灣本地及全球生態環境效力,並參與建構永續良善之生態文化。
學習方法

(1.1)專題實作:綜合生態科學、思想及實踐各領域,採用專題研究的方式,在教師指導下,選定特定主題,運用實驗法、問卷調查法、思辨法等各式方法,進行專案研究,並發表成果,以學得知識統整並培養獨立研究及發表的能力。
圖解:專題解說「讓地球塑淨」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任孟淵老師

(1.2)專題實作:綜合生態科學、思想及實踐各領域,採用專題研究的方式,在教師指導下,選定特定主題,運用實驗法、問卷調查法、思辨法等各式方法,進行專案研究,並發表成果,以學得知識統整並培養獨立研究及發表的能力。
圖解:飛手帶領同學實際操作空拍機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徐崇斌老師

(2)思辨法:生態思想領域常用之學習方法,與授課教師及同學進行生態哲學相關議題之討論,透過思考、辯論的過程,以釐清生態思想之經典概念,並學得獨立思考,發展個人思維的能力。
圖解:透過讀書會探索生態思想經典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柯志明老師

(3)實驗法:生態科學領域常使用之學習方法,透過觀察,發掘問題,提出假說,設計實驗,經由動手操作各式研究儀器,蒐集資料,進行分析探討,以學得科學研究的方法以及生態科學相關知識。
圖解:夜間昆蟲燈光誘集觀察活動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陳德治老師

(4) 問卷調查法:生態實踐領域常用之學習方法,針對學習主題設計問卷,進行環境及生態議題之意見調查,統計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探討,以學得生態實踐領域之研究方法及相關知識。
圖解:本系電腦教室現況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徐崇斌老師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為全國「唯一」隸屬人文社會學院之生態科學領域科系,除生態科學領域外,另有生態思想及生態實踐領域之課程,訓練學生科學研究基礎能力,輔以培養獨立思考精神,以科學及思想為本,養成學生進行生態實踐之應用能力,增進學生學以致用之就業競爭力。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1)不僅可擔任自然中心工作人員,另「環境教育人員」公私立機構都需求,獲得本系學位即可向環保署環訓所申請「環境教育人員證照」。
(2)近年生態保育影響層面廣大吸引不同領域投入,像是文化、傳播、觀光等,本系提供相關課程可以多元發展,107學年度起與觀光系合作「生態人文旅遊學分學程」。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1)本系的學習內容容易被誤解為生態科學類的理組科系,但是實際上本系還涵蓋生態相關的人文領域,除了生物學、生態學等的課程,還有生態思想和環境教育課程。
(2)本系的學習方法容易被誤解為只有出野外做標本,但是實際上本系還會帶領學生從事生態保育的環境教育專業服務。
補充提醒與說明
(1)本系在培養擁有跨領域能力回應台灣社會生態問題的人才。( 歡迎各校社會組、自然組同學們加入我們的行列 )
(2)即便畢業生未來不投入台灣社會的生態關懷,所培養的創新、規劃與實踐能力,也足以因應台灣社會未來變化的創新創業需求。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普通生物學、普通生物學實驗、
- 台灣自然環境、生態人文經典閱讀、
- 西方自然觀念史、全球環境現況、
- 全球環境公約與宣言
-
大二必修
- 生態學、生態學實驗、
- 應用生物統計
- 生態思想史、環境教育、
- 環境教育實習、環境教育教材教法、
- 環境與法律
-
大三必修
- 保育生物學、生態哲學、
- 環境倫理學、政治生態學、
- 政治生態學實習、生態人文書寫與報告
-
大四必修
- 生態人文書寫與報告
專業選修課程
-
生態科學
- 包括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昆蟲、棲地及自然資源經營管理、植物與昆蟲交互關係、地理資訊系統、生物資源調查等,涵蓋生態科學基礎及應用科學研究相關的各類型專業課程。
-
生態思想
- 包括愛的哲學、生態美學、自然價值論、環境正義、生態書寫等,與生態相關之哲學思想類型課程。
-
生態實踐
- 包括環境教育、環境解說、生態旅遊、生態社區、在地永續議題與行動、環境報導與實作、自然教育中心與環境學習等,生態實踐相關的各類型課程。
特色課程

1-地理資訊系統概論
運用專業授權軟體(Pix4Dmapper)及空拍機進行教育訓練,針對本系學生的需求設計,邀請軟體工程師及專業飛手蒞校講授,同時也在戶外,實際操作空拍機飛行,學習空照圖拍攝技巧,如何透過專業軟體轉換成3D立體影像圖,獲得優質且實用性極高的學習成效。
圖解:靜宜大學方濟樓及生態園區的逼真影像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徐崇斌老師

2-2019優遊台中學
這是個開放給各校高中生到靜宜大學親身體驗本系如何運用最新科技在專業課程上的特色教學活動;在2位老師指導下學生分組發給一部衛星定位儀(GPS)及寶藏相關線索,事先設定了生態寶藏座標點位,每組學生運用手頭上的線索及衛星定位儀,逐步找到生態寶藏。
圖解:地景探索大冒險家活動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陳德治老師

3-入侵生物學
課程結合108學年度大學在地實踐社會責任計畫 (建構幸福銀髮生態圖課程),由本系學生帶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讓鄰近清水區在地長輩們認識外來種植物及其對本土環境的衝擊。植物拓印胚布袋上的活動,則讓我們的同學有機會從長輩身上汲取生命智慧與生活經驗。
圖解:台中市清水區社區照護關懷據點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賴麗娟老師

4-生態美學
藉由當代藝術與生態合作的模式,學習到生態美學的多樣性觀點與展現。108年校外教學參觀台中花博,在森林園區導覽解說下了解台灣第一座參與式永續建築「四口之家-永續家園」。具體而微體驗人不僅依賴自然生活,也與自然發展出不同的關係。
圖解:學生週末參觀台中花博后里森林園區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林靜秀老師

5-生態社區概論
國際社群公認,生態社區是邁向永續發展的基礎,而在世界各國蓬勃發展。本課程將以實際體驗搭配理論和個案,介紹生態村理念和面向。並且帶領學生探訪國內符合生態村概念的社區,結合生態設計、飲食和藝術等議題,進行專題採訪、社區志工等專題實作。
圖解:同學訪談社區駐村藝術家
版權: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任孟淵老師
適合從事工作
-
生態調查與研究人員
-
在研究機構或民間生態調查公司中,進行特定物種或自然資源調查和評估、環境影響評估及監測業務,以及棲地營造等工作。
-
-
環境教育教師
-
在公私立機構(如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民間企業和基金會、生態農場與社區)中,辦理環境教育相關戶外教學、專業研習、主題活動及解說方案等,並進行環境教育課程方案規劃、教學及評估。
-
-
環境民間團體專員
-
在自然保育、政策倡議、綠色消費等各類型環境民間團體中,負責專案執行、資料分析、政策倡議和舉辦環境保護各類相關活動等工作。
-
-
生態旅遊人員
-
從事生態導覽與解說,規劃社區生態旅遊遊程、執行和行銷,環境友善與永續旅遊民宿經營管理工作。
-
-
生物教師
-
國高中生物教師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舉辦行政院公共衛生相關研討會實況
版權:蘇信維提供
1-蘇信維
1-學歷:靜宜大學生態學系學士(98年6月畢業)、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畢業。
2-經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現職)、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3-證照:環境教育師、病媒防治專業技術人員。
重要貢獻:
1-建置我國檢疫官培訓制度
2-臺南市登革熱疫情防治(行政院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成員)
3-感染性生物材料輸出入規定及系統建置
論文獎:
1-以最佳覓食理論探討臺中都會區景觀變遷與鷺鷥林棲地選擇的關係:以夜鷺為例
2-外來植物「陰香」族群分布-臺中都會公園西側的山坡地為例
3-2010-2013年臺灣國際港埠鼠類媒介漢他病毒之流行病學調查

圖解:從事環境教育人員現場實況
版權:鍾文雅提供
2-鍾文雅
1-學歷: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學士(105年6月畢業)。
2-經歷:洄瀾風生態有限公司/環境教育專員(現職/生態調查與環境教育公司)、2017年花東縱谷利吉惡地地質公園地景旅遊規劃委託服務案助理。
生涯發展:
在職場上多磨練,希望能在家鄉雲林從事環境教育相關工作。

圖解: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環教活動擺攤實況
版權:張顥馨提供
3-張顥馨
1-學歷: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學士(105年6月畢業)、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碩士(106年8月畢業)。
2-經歷:林務局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專案環境教育教師(現職/公部門委外人員)、觀樹教育基金會裡山塾環境教育中心實習(2016.7-2016.8)。
生涯發展:
系上三大的領域,包括生態知識、生態實踐、生態思想,三個不同領域,學生需要培養整合、運用的能力,在系上的訓練,讓我可以運用在職場上,尤其在環境教育的領域裡,不再是單一領域的專門,是需要彙整不同、跨領域的學科,藉由系上的訓練,讓我能實際運用在職場上。
圖解:從事水棲昆蟲生態調查現場實況
版權:彭文宣提供
4-彭文宣
1-學歷:靜宜大學生態學系學士(99年6月畢業)、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碩士(102年10月畢業)。
2-經歷:弘益生態有限公司(現職/生態資源調查、環境影響評估公司)、勝偉企業社(2014.10-2017.5)。
生涯發展:
大學跟研究所期間有幸能跟謝森和教授學習水棲昆蟲的生態調查。進入職場後,物種的辨識能力十分重要,魚類蝦蟹螺貝類大部分都有圖鑑,一般人想學習也不會太困難,但水棲昆蟲缺乏相關的圖鑑,職場上也很欠缺水棲昆蟲辨識的人才,因此會水棲昆蟲物種辨識帶給我在職場上很大的優勢。

圖解:從事山地實驗農場環境教育解說現場實況
版權:李紹輔提供
5-李紹輔
1-學歷: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學士(102年6月畢業)、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畢業。
2-經歷: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山地實驗農場/教學研究組解說員兼環境教育人員(現職)、中興大學生物顯微鏡技術助教。
生涯發展:
增進英文會話能力,讓自己的第二外語不論在外語的聽、說、讀和寫等能力都能更上一層樓,提升工作上的競爭力。
多元能力
科學能力:了解科學的原理原則及操作科學事務的能力。
個人特質
親和性:熱心,溫和,和善,關懷同情他人,幫助他人,追求和諧,重視利他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