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18/12/13 上午 11:07:04
學系特色
1.歷史與傳承:本系創系已逾六十年,具優良傳統。培育的傑出校友遍及產官學各界,不僅樹立典範,且不吝回饋、支援系所發展。
2.務實與認真:學風務實,在嚴格把關下,練就扎實地基礎。從大一到大三皆規劃實驗必修課,實驗設備完善,同學一人一組,由教授親自指導。並搭配創意競賽及專題製作,打造實作、團隊合作等能力。
3.廣度與深度:本系設立七個電機專業學程,引導學生找出興趣,並加深專業知識與技能。
學科意涵
電機工程涵蓋領域很廣,幾乎所有與電相關的工程學科及應用領域都包含在內。從基礎的電子、電路、電磁學理,活用數學模型與資訊科技,建立類比與數位系統的設計與分析能力,再延伸到電力工程、控制工程、通訊工程、積體電路、計算機、訊號處理、光電半導體等領域的專業知識。讓大學部學生能兼顧廣度及深度,作為日後就業或深
學習方法

線上自學-網路大學
圖解:利用課餘時間,學生自主上網複習與練習
版權:大同大學電機系

專題實作
圖解:大同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專題競賽成品
版權:大同大學電機系

職場實習
圖解:實習過程,參加程式設計展
版權:大同大學電機系
暫無圖片
-
圖解:-
版權:-
暫無圖片
-
圖解:-
版權:-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1.電機vs電子:電機系中的光電方向與電力方向是電子系和通訊系所沒有的,而相應的,電子系更側重電路設計,而通訊系中有通訊相關軟體層面的學習。
2.電機vs資工:資工系是偏重軟體的開發,電機系是偏重軟硬體的系統整合。
3.電機vs機械:機械系核心是力學,電機系本質是電學。
綜合來說,因學科的學習廣度,電機工程師對相關系統整合能力較深入。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除了開電器行、水電行,大家對於電機系的刻板印像大概是馬達、發電機甚至是要爬電線桿。事實上,大部份我們所面對的「機器」,主要還是電腦。而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的進步,電機科技的應用也愈來愈與生活息息相關,人與人的通訊變得既隨時又隨地。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讀電機系數理是否要很好?其實讀電機系不一定要物理好,但物理好確實適合念電機系。電機人要面對許多抽象的東西,如:電、微波,看不到卻真實存在,所以需要數理基礎,邏輯分析的能力,並善用軟硬體設備,才能勝任。
補充提醒與說明
1.本系提供學生完善自主學習的空間,如:Maker Space、樂學中心、電子夢工坊。
2.鼓勵同學參加校外競賽及研討會,設有校外研習獎學金。
3.良好國際交換學生環境,設有出國獎助學金獎勵優秀學生出國進修。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物理(一)(二)
- 微積分(一)(二)
- 計算機概論
- 線性代數
- 電工實驗
- 電機講座(一)
- 程式設計
- 程式設計實驗
- 微分方程
-
大二必修
- 邏輯設計
- 邏輯設計實驗
- 電路學(一)(二)
- 電子學(一) (二)
- 概率與統計
- 電子電路實驗
- 電磁學(一)
- 訊號與系統
- 電機講座(二)
-
大三必修
- 微處理器應用
- 雜誌研讀
- 專題實驗
- 專題(一)
-
大四必修
- 專題 (二)
專業選修課程
-
控制系統
- 電路學(一) 訊號與系統 控制系統 數位控制 模糊理論與應用 數值方法 機器人系統 線性系統 隨機過程 控制系統設計
-
電力資通訊
- 電路學(二) 訊號與系統 電機機械概論 電力系統概論 工業配電 電力系統分析 電力電子概論 電力電子技術與應用 物聯網應用 電力資通訊概論
-
計算機與網路
- 計算機概論 概率與統計 計算機組織 計算機網路 網路安全 UNIX系統概論 內嵌式系統概論 資料結構 組合語言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
積體電路
- 電子學(一) 電子學(二) 積體電路設計 類比積體電路 超大型積體電路概論 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實習 數位系統應用 近代濾波器設計 鎖相迴路 混合訊號積體電路設計
-
通訊與訊號處理
- 概率與統計 訊號與系統 數位訊號處理 通訊原理 數位通訊系統 數位影像處理 語音訊號處理 無線通訊 類神經系統及實驗 通訊系統模擬
-
天線與微波工程
- 電路學(一) 電磁學(一) 電磁學(二) 射頻系統之模擬與設計 高速數位傳輸 微波電路設計 電磁相容 天線
-
光電半導體
- 電子學(一) 電磁學(一) 電磁學(二) 光電工程 奈米技術與應用 積體電路技術 平面電子顯示技術 光纖概論 半導體元件物理
特色課程

微處理器應用
微處理器應用實作是將專業課程-微處理器的延伸應用課程,讓學生將課程中的理論實體化,感受應用學習的樂趣。
圖解:微處理器競賽成果展示
版權:大同大學電機系

專題實驗
透過專題實作,統整三年的電機相關知識,嘗試定義問題、設計解法、實作發表等過程,為期一年的專題,都是學生必經的過程。
圖解:專題競賽-海報展示
版權:大同大學電機系

邏輯設計實驗
邏輯設計是電機系的核心課程,邏輯設計實驗經由實驗使同學了解及驗正邏輯設計之原理與應用。
圖解:邏輯設計實驗課程中,黃老師說明實驗步驟
版權:大同大學電機系
適合從事工作
-
硬體研發工程師
-
因應商業、工業、軍事與科學需求,研究、設計、開發與測試電腦或電腦相關設備。必要時須監測電腦或電腦相關設備與元件之製造或安裝過程。
-
-
韌體/軟體設計工程師
-
撰寫各種微控制器韌體程式
執行韌體產品開發流程,檢測韌體產品
與硬體及軟體工程師溝通配合,提供開發所需要的軟韌體支援
提供底層驅動程式, 配套應用程式,進行軟體整合與Release
驗證開發及相關軟軔體發展, 從規格制定到相關IC量產
-
-
IC設計與測試工程工程師
-
做IC晶圓測試
將加工完成之晶圓晶切割後之晶粒以塑膠、陶磁、金屬等材料被覆,以達保護晶粒避免受到外界污染及易於裝配應用,並達到晶片與電子系統間之電性連接、實體支撐及散熱之效果
IC成品測試,確認成品功能、速度、容忍度
-
-
RF通訊工程師
-
依據需求規劃建制RF通訊系統,將外購的RF IC 與RF端模組、高頻放大器、元件及天線整合並確認手機收發訊號良好
降低雜訊提高訊號接受收靈敏度已確認收發訊息良好
RF測試設備維護,產線各測試站規劃
-
-
電力系統工程師
-
設計、開發複雜應用問題、系統管理問題或網路問題的解決方法。完成系統管理和集合功能。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
版權:-
孫大衛
-
金士頓創辦人

圖解:-
版權:大同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網頁
劉登凱
-
NASA副總工程師

圖解:-
版權:大同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網頁
朱文成
-
大學校長及台電董事長

圖解:-
版權:-
吳家麟
-
台大講座教授-訊連科技創辦人之一

圖解:-
版權:大同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電機講座(一)照片
蘇瑞堯
-
觸覺機器人研發及創業者
多元能力
操作能力:用手或手指完成精細的任務,例如抓取、操作、雕琢或組合物品。
個人特質
合作性: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事情;能包容,勉力求全,願意妥協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