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20/2/19 下午 01:23:06
學系特色
本校獲評為亞太區前10名、全球前20名設計學校,位處台北市區精華地段,交通便利、人文薈萃。旨在培養具有創造力、邏輯思考能力及美學素養的跨領域互動設計人才。課程包含互動設計、使用者經驗、手持應用程式設計、電腦動畫、數位音樂等課程。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展演與設計競賽,協助拓展人脈與增加產學交流。廣邀具豐富實務經驗之業界人士共同授課,建立產學合作平台,發掘學生潛力,培養適性專長,以滿足未來社會需求。
學科意涵
互動設計(Interaction Design):本系以數位媒體互動設計為發展主軸,學習範疇涉及使用者經驗、人機互動體驗等專業知能、科技互動技術之應用整合(如VR/AR/Arduino)、數位內容創作(如介面設計、動畫設計、影片製作)、程式設計、應用軟體開發等,以達到虛實整合使用者互動體驗之成效。
學習方法

1.理論與實務並重,從實務操作中驗證設計理論與體驗設計過程;
圖解:業師教授3D列印機具構造拆解與細部說明
版權:版權所有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

2.聘任優質業界教師共同授課,提供豐富的設計實務經驗;
圖解:聘請業師講評提高學生裝置作品品質
版權:版權所有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

3.強調小組教學及個別指導;
圖解:小組向幼稚園小朋友進行互動繪本導讀
版權:版權所有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

4.必修校外實習,320小時,深化學生對設計產業與技術應用趨勢的了解,優秀學生直接推薦就業;
圖解:學生至設計公司進行職場實習
版權:版權所有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互動媒體設計組,如同其名所示,整合了「互動設計+媒體設計」兩大範疇。不同於其他動畫設計系、資訊傳播系僅聚焦於數位內容的創作,而是以數位內容創作為基礎,加入了互動機制、互動科技應用、程式設計、實體/虛擬裝置建置等,達到跨領域的總整設計表現。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畢業學生除了從事互動設計領域高相關之工作職務,如互動設計師、互動網頁設計師、動畫師、多媒體影片製作、程式設計師、應用軟體開發設計師、UI/UX設計師等等。亦有機會選擇跨領域設計整合相關之職涯發展方向,如品牌互動行銷企劃、品牌識別設計、活動企劃、插畫設計、數位音樂創作、服務設計、資訊設計等工作。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互動媒體設計組」重於引導學生探索多元互動感應技術、虛擬/擴增實境(VR/AR)技術之應用整合,除了強調跨領域師資協同授課外,亦透過產學合作及產業鏈結的方式,導入業界專案實務製作,讓學生在實務製作的過程中體現互動設計、使用者介面設計、網頁設計、APP開發以及多媒體影音動畫等數位內容創作。
補充提醒與說明
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互動媒體設計組的教學目標,致力於國際數位互動媒體產業人才之培育,強調建立學生跨領域設計之整合力、具備獨立思考、問題解決、科技洞察、設計溝通以及國際視野。對內,教學內容強化與數位產業人才職能之培育,多師偕同小班教學的形式,達到學生適性發展的目標,對外給予業界實習與國際交流的機會,達到國際競爭力的整體提升。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媒體設計概論
- 設計基礎(一)
- 設計基礎(二)
- 素描
- 設計素描
- 色彩設計
- 攝影學
- 程式設計
- 平面設計
- 數位自造
-
大二必修
- 互動設計(一)
- 互動設計(二)
- 互動技術應用
- 動態設計
- 數位表現
- 敘事與創作
- 日文(三)
- 日文(四)
-
大三必修
- 互動設計(三)
- 數位整合與創作
- 設計方法
- 專題實務規劃
- 校外實習
- 作品集設計
- 設計英文
-
大四必修
- 專題設計(一)
- 專題設計(二)
專業選修課程
-
互動媒體組大一專業選修課程
- 設計插畫、透視學、創意思考、數位漫畫、設計與藝術、口語表達
-
互動媒體組大二專業選修課程
- 漫畫編劇與分鏡實作、東方風尚藝術、多媒體後製(一)、數位音樂(一)、專業人像攝影、裝置模型製作、複合媒材實務應用、漫畫進階、圖像思維、多媒體後製(二)、數位音樂(二)、專業靜物攝影
-
互動媒體組大三專業選修課程
- 品牌形象識別設計、網頁設計(二)、動畫影像敘事、偶動畫模型製作、數位運算美學、多媒體展示與空間規劃、品牌策略、前端網頁實作、創作敘事、偶動畫、視覺資訊化設計
-
互動媒體組大四專業選修課程
- 設計管理、後端互動網頁整合、設計講座
特色課程

互動設計(一)
互動設計(一)課程為大二上學期的核心課程,該課程與中山國小附設幼兒園合作,以「數位互動繪本」作為創作主軸,整合兒童閱讀行為觀察、文學創作、故事設計、插畫設計、動畫設計、互動設計與程式設計等內涵,進行跨領域專業課程的規劃。學期成果學生將完成數款數位互動繪本APP之開發。
圖解:數位互動繪本作品畫面
版權: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

互動設計(二)
互動設計(二)課程為大二下學期的核心課程,該課程為引導學生進入互動設計創作的進階階課程。而本學期規劃將以「數位互動裝置」作為創作主軸,整合藝術裝置造型設計、數位影音內容設計、動畫設計與程式設計等內涵,進行跨領域專業課程的規劃。
圖解:互動裝置設計成果展
版權: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
暫無圖片
設計方法
透過此課程幫助學生深入瞭解設計創意思考法以及設計方法的原理原則,使其能掌握設計流程各個階段所適用的設計方法,認識其特色、適用時機、執行流程以及可預期成效。以設計專題的實務操作,將所學方法理論實際應用於設計創作過程中,使學生能融會貫通、靈活應用各式設計方法。
暫無圖片
數位創作與整合(一)
本課程為大三核心課程,課程主要目的為訓練學生的觀察溝通、創意思考、遊戲概念、互動概念與媒材運用等能力整合,透過小團體設計專案方式,培養學生發展創意、設計能力與溝通互動,藉以精進學生於互動媒體開發之實踐能力。
暫無圖片
使用者經驗
好的設計可以讓使用者在操作過程中感到愉快,甚至創造感動。「設計」必須從使用者的角度進行設想,考慮到不同使用情境下的使用方式,讓使用者有好的使用經驗。使用者經驗的設計必須從釐清使用者是誰、服務情境的設計、介面與互動的模擬、使用者測試的導入,再到服務的持續優化,它必須是一個正面不斷的循環。
適合從事工作
-
互動設計師
-
從事的工作內容包括:體感互動設計、商業互動設計、機電互動裝置、創意互動投影、互動展示規畫、互動教育、VR/AR商業應用等等工作。
-
-
網頁設計師
-
製作網站前端網頁,網站整體文字及視覺的排版,網頁使用者體驗的優化,系統操作流程設計、UI/UX設計、數據資料視覺化。
-
-
多媒體動畫設計師
-
利用影片、影像、電腦及其他電子儀器和媒材,創造出特效、動畫及影像,以應用在像是電玩、電腦、音樂短片或商業廣告等產品或創作上。
-
-
多媒體影片設計師
-
從事影片、音效後製剪輯、動畫製作、3D建模等多媒體後製工作。
-
-
網站UI/UX設計師
-
設計、創建、修改網站。分析使用者需求,完成網站的內容、圖示、性能和能力。整合網站和其他的電腦應用。使用專門用於方便建立網站及多媒體內容的軟體,將文字、圖形、視頻和音訊等部件轉換成網站格式。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學生獨立建置維護本系網頁
版權:版權所有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
王引寧
就學期間,修習網頁設計相關課程,對此深感興趣。大四專題「TNL症候群」榮獲新一代數位媒體類佳作。
畢業後任職於喆喆品牌形象,負責網頁設計。2017年獲得萬人票選,成為台灣代表遠赴北極拉雪橇,期間將此次經驗化做網頁設計之養分,成功的將工作與興趣相互結合。以此鼓勵學弟妹「不要為自己設限,去做就對了!」。目前任職Gogolook 行銷部Senior Digital Creative。

圖解:在學作品榮獲2016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版權:圖片所有人為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
齊慕夷
該生在學表現成果相當優異,特別對於3D動畫和motion graphic投入長時間系統的學習。在學期間作品曾獲得德國紅點傳達設計獎Junior Prize的殊榮。
畢業後順利找到工作,目前任職於白輻射影像Whitelight Motion,從事於品牌動態識別設計、動畫設計。

圖解:榮獲2016德國紅點傳達設計Winner
版權:版權所有人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
廖珮妤
該生對於偶動畫設計、動畫設計、多媒體後製剪輯、影片設計等相關領域之課程非常感興趣,在這方面的表現也非常具有獨特的天分,加上獨自自主的學習風氣影響下,該生非常的主動學習、研究每一個設計問題,並尋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畢業專題作品以偶動畫作品獲得德國傳達設計獎的肯定。
目前任職於共玩創作有限公司,擔任動畫設計、偶動畫創作的工作。目前已經能自己獨當一面,獨立完成設計專案的任務。
多元能力
外語能力:外國語文聽說讀寫能力。
個人特質
合作性: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事情;能包容,勉力求全,願意妥協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