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19/5/4 下午 08:35:22
學系特色
本學系之成立宗旨,係順應全球高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積極培育一般電機資訊工程相關的高級技術與研究人才。本學系擁有來自世界各地名校優秀博士所組成之堅強師資陣容,專業涵蓋六大領域:通訊與訊號處理、自動控制、固態電子、電波、資訊科技。期以教學與研究並進之方式,帶領學生同登學術的殿堂。本學系積極參與政府機構與民間科技公司的研究計畫與建教合作。本系已成立逾五十年,系友遍佈全球。
學科意涵
學習資訊、通訊科技及電機相關之軟硬體技術。資通訊科技無所不在,舉凡人工智慧、物聯網、5G、自駕車、無人機、醫療器材、綠能、機器學習、大數據等皆屬之;軟體技術涵蓋數學邏輯、演算法與應用;硬體則從數位/類比電子元件、奈米材料、半導體物理、IC設計到模組與系統等。
學習方法

1.課堂講授:由教授帶領同學釐清相關範例,利用實際計算、講解物理意義、程式實作,協助同學了解課程內容,以及進行電路設計、程式語言編寫。
2.邀請專家學者來系演講。
3.鼓勵學生至業界實習。
4.鼓勵大二、三學生參與大專生暑期研究計畫,提早進入研究實驗室。
圖解:電資綜合教學大樓(109年底完工)

課程設計:
1.實驗課程讓同學有多次分組合作機會,學習與人合作的模式。
2.順應世界科技發展趨勢,機動調整課程內容。
3.提供全英語授課。
4.結合產學合作計畫案,增進實務經驗。
5.鼓勵國際交換學生移地修課,帶領學生出國拓展視野。
圖解:海洋大學校門

安排必修及選修之實作教學課程:教授及助教協助同學透過實際實驗操作,讓同學具備自己設計預期功能裝置之能力。
圖解:系館-電機一館、二館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電機系所學範圍是最廣泛的,涵蓋所有與電有關的科學與工程應用。其與資工系的差別簡單講就是電機系軟硬兼具,資工系偏重在軟體,當然最後的系統中軟體和硬體是整合在一起的。電子系和通訊系與電機系的重合度較高,電機系與無線通訊、光通訊、光學設計、電源與電力機械各個方面密切相關,電機系中的光電與電力(電磁能源)是電子系和通訊系所沒有的,而相應的,電子系更側重電路設計,而通訊系中有通訊相關軟體層面的學習。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畢業出路無任何限制,與一般大學電機系完全相同,反而多了海洋相關領域的加持,學生可接觸更廣泛的學習機會,增加跨領域的選擇性與視野。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一般社會大眾刻板印象以為海洋大學畢業學生必須上船出海,事實上本系學習內涵與一般大學電機系無差別。
補充提醒與說明
無
核心課程地圖
-
不分年級必修
- 計算機概論
- 程式設計
- 程式設計實習
- 交換電路與邏輯設計
- 電路學(1、2)
- 電子學(1、2、3)
- 電磁學
- 電磁波
- 微積分
- 工程數學
- 線性代數
- 機率學
- 普通物理
- 普通物理實驗
- 電工實驗(1、2、3、4)
- 訊號與系統
專業選修課程
-
控制工程
- 自動控制
-
資訊科技
- 資料結構
-
固態電子
- 半導體物理
-
電力組
- 電機機械
-
電波
- 複變函數
-
信號與通訊
- 通訊工程
特色課程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指由人製造出來的機器所表現出來的智慧。通常人工智慧是指透過電腦程式來呈現人類智慧的技術。該詞也指出研究這樣的智慧系統是否能夠實現,以及如何實現,有些預測則認為人類的無數職業也逐漸被其取代。
圖解:本系承接科技部AI創新計畫

半導體物理
了解半導體材料之基本物性、電性,特別是帶電載子如電子與電洞之傳輸機制,進而知悉何以二極體具整流作用,電晶體有放大效果作為前學電子學困惑之解答和後續積體電路、光電元件之基礎。
圖解:學生參訪IBM Watson中心

電磁波
簡介時變場的概念, 以及時變場在自由空間, 介質中, 與導波管中的特性. 介紹微波電路與天線的基本理論。
圖解:學生參訪聖地牙哥高通總部

線性代數
1.域、向量空間公設
2.子空間、線性組合、線性相依與線性獨立
3.維度及基底
4.直和與向量空間的分解、商集與商空間
5.集合間的映射、線性映射
6.核空間與像空間、有限維度向量空間的分類
7.代表矩陣、線性映射與基底變換
8.對偶空間、等效問題
圖解:107年海洋大學電資科學體驗營
版權:http://csesa.csie.ntou.edu.tw/
適合從事工作
-
電機電子工程師
-
運用工程理論與技術,協助製程管制、電源配送、儀器設計等工程案;製作機械與設備配製圖、擬定作業流程、研究數據與分析生產成本等。
-
-
半導體工程師
-
執行任何生產電子半導體過程中的以下功能:載入半導體物質到熔爐;監看成形的鑄塊進入分段;載入個別的切割到晶片製成室和監控控制器;放置晶體軸線在鑄塊,使用X射線裝備並監看鑄塊進入晶圓;清潔、磨光和放置晶圓到特殊用途熔爐,用化學藥品噴灑洗滌,和使用裝備形成電路和傳導性質的改變。
-
-
軟體工程師-應用軟體類
-
發展、創造和修改通用電腦應用軟體或特定的應用程式。分析使用者需求和開發軟體的解決方案。設計軟體或電腦軟體為客戶使用,目的是優化運作效率。分析和設計的資料庫可以在一個應用領域,協調工作單獨或資料庫開發作為團隊的一部分。可隨時監督電腦程式設計師。
-
-
軟體工程師
-
發展、創造和修改通用電腦應用軟體或特定的應用程式。分析使用者需求和開發軟體的解決方案。設計軟體或電腦軟體為客戶使用,目的是優化運作效率。分析和設計的資料庫可以在一個應用領域,協調工作單獨或資料庫開發作為團隊的一部分。可隨時監督電腦程式設計師。
-
-
通訊軟體工程師
-
發展、創造和修改通用電腦應用軟體或特定的應用程式。分析使用者需求和開發軟體的解決方案。設計軟體或電腦軟體為客戶使用,目的是優化運作效率。分析和設計的資料庫可以在一個應用領域,協調工作單獨或資料庫開發作為團隊的一部分。可隨時監督電腦程式設計師。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鍾炳利,現職台電總經理
鍾炳利
電力組相關領域
105年度傑出校友獎
台電總經理

圖解:石木標,中華電信前總經理
石木標
資訊科技通訊領域
101年度傑出校友獎
中華電信前總經理

圖解:周永明,宏達電前執行長/總經理
周永明
資訊科技通訊領域
98年度傑出校友獎
100年榮獲名譽工程博士學位
宏達電前執行長/總經理

圖解:廖益賢
廖益賢
伺服器
102年度傑出校友獎
美國Super Micro Computer (OTCMKTS: SMCI) 創辦人

圖解:曾國棟
曾國棟
電子零件貿易商
92年度傑出校友獎
大聯大副董事長
友尚集團董事長
多元能力
數學推理:了解數學概念、公式與推導邏輯,用以解決問題。
個人特質
合作性: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事情;能包容,勉力求全,願意妥協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