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19/8/8 下午 12:23:55
學系特色
戲劇學系創辦於1982年,30年來持續發展,目前共有兩個單位:戲劇學系(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與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
戲劇學系有理論、劇本創作、導演、表演、舞台監督之主修。
授予之學位如下:
①理論:博士、碩士;
②劇本創作:藝術學士;
③導演:藝術學士;
④表演:藝術學士 ;
⑤舞台監督:藝術學士。
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有導演、表演、劇本創作之主修,授予之學位為藝術碩士。
學科意涵
戲劇為一綜合藝術與文學,涵括多元內容廣泛,有關文學、編創、表演、導演、理論、設計、技術及舞台監督等領域都屬於戲劇及劇場的範圍。
學習方法
獨立思考
圖解:大師講座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

團隊合作
圖解:劇場內的每個工作都需要大家同心協力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

多方閱讀
圖解:戲劇系圖書館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

多參與講座、工作坊、研討會等。
圖解:人才躍昇計畫舉辦之法國陽光劇團工作坊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每學期於戲劇廳有一檔「學期製作」與一檔「畢業製作」,於本校專業演出及設備之戲劇廳演出,提供本系師生於理論與實踐間之創作展演場所。強調實作為本系與相關科系最大不同之處。從大學部到博士班,連同劇埸藝術創作研究所,系所師生在課程、學術研討、讀劇發表、呈現和學製畢製演出等等,不分系所年級彼此交融合作無間,實質上是個大團隊。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並非完成戲劇系的學業即能成為藝人、明星,仍需憑靠自身持續不斷努力,堅持奮鬥,才有可能的成功機會。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主要以舞台劇訓練為主。本系課程大多著重團隊合作。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網頁:http://tnuatheatre.tnua.edu.tw
本系學分科目表:http://academic.tnua.edu.tw/upload/files/131z-108.pdf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劇本分析 I、II
- 文學作品導論
- 京劇動作 I
- 京劇聲腔 I
- 戲曲賞析
- 表演基礎
- 排演基礎
- 技術劇場與實務
- 劇本創作 I
- 西洋戲劇及劇場史 I
-
大二必修
- 排演
- 劇本分析 III、IV
- 導演 I
- 西洋戲劇及劇場史 II
- 中國戲劇及劇場史 I
- 台灣劇場史
- 中國話劇史
- 表演 I、II (主修表演)
- 化妝與造型(主修表演)
- 聲音專題 I (主修表演)
- 導演 II (主修導演)
- 劇本創作 II、III (主修劇本創作)
- 表演藝術製作設計概念(主修舞台監督)
- 舞台監督Ⅰ (主修舞台監督)
-
大三必修
- 排演
- 中國戲劇及劇場史 II
- 研究方法
- 戲曲名著選讀
- 表演 III、IV (主修表演)
- 動作專題(主修表演)
- 多元文化表演藝術(主修表演)
- 聲音專題 II (主修表演)
- 導演 III、IV (主修導演)
- 導演與設計(主修導演)
- 戲劇批評(主修導演、劇本創作)
- 戲劇原理(主修導演、劇本創作)
- 導演與表演(主修導演)
- 劇本創作 IV (主修劇本創作)
- 劇本創作專題(主修劇本創作)
- 舞台監督Ⅱ (主修舞台監督)
- 製作管理與實務 (主修舞台監督)
-
大四必修
- 亞洲傳統劇場專題
- 排演
- 畢業製作
- 表演專題 I、II (主修表演)
- 導演專題(主修導演)
- 戲劇家研究(主修劇本創作)
- 寫作專題(主修劇本創作)
- 非典型劇場演出舞台管理(主修舞台監督)
- 舞蹈、歌劇、商業舞台監督(主修舞台監督)
專業選修課程
-
一般選修
- 太極Ⅰ、京劇動作Ⅱ、演出製作概略、演出製作管理與實務、舞台監督與管理、劇場管理與實務、當代戲劇文學創作潮流、當代導演新趨勢、音樂劇表演、小說表演專題、多媒體劇場、性別表演專題、表演轉向與當代歐陸劇場
-
表演組選修
- 動作專題、聲音與身體專題、語境表演專題、舞台肢體與聲音開發
-
劇創組選修
- 影視劇本寫作專題
-
學製選修
- 舞台身體專題、文本專題:場景重建、客家歌舞劇專題
-
教育學程
- 兒童劇場、表演方法
-
服務學習課程
- 一人一故事劇場Ⅰ、一人一故事劇場 Ⅱ、動作治療、論壇劇場
特色課程

排演
「排演」課為本系最具特色課程,由老師帶領學生一同在劇場工作,完成一完整製作。
圖解:排演課:於本校劇場內實習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

畢業製作
「畢業製作」為本系師生一對一之指導課程,老師就學生之畢業演出給予建議,過程中給予陪伴、指導。
圖解:畢製整排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
京劇動作、京劇聲腔
為本系於西方舞台劇訓練之外的傳統戲曲課程。
圖解:京劇動作基礎練習
版權:版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演員
-
參與舞臺、電視、廣播、影片或作為娛樂、資訊傳播或教育用途的電影演出。藉由語言、手勢與肢體動作來詮釋嚴肅或喜感角色,藉此娛樂觀眾或傳達訊息。可能需要跳舞與歌唱。
-
-
導演
-
製作或指導舞臺表演、電視、廣播、影片或作為娛樂、資訊傳播或教育用途的電影演出。要做出富有創意的決定,例如劇本的詮釋、來賓的選擇、場景設計、音效、特效和編舞。
-
-
教師:藝術與戲劇領域
-
教授戲劇相關課程。
-
-
作家
-
發想並準備書面材料,例如劇本、故事、廣告或其他。
-
-
專家學者
-
評論家、研究學者
-
系友生涯發展

謝盈萱
戲劇系表演組畢業
2018年以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獲得2018年台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及第55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黃健瑋
戲劇系表演組畢業
2001年憑電影《石碇的夏天》獲得第4屆台北電影節新演員獎

莊凱勛
戲劇系表演組畢業
2015年以公視人生劇展—《回家路上》榮獲第50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主角獎。

戴立忍
戲劇系導演組畢業
2009年以電影《不能沒有你》獲金馬獎最佳導演、印度金孔雀獎最佳導演、亞太影展最佳導演、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

王琄
戲劇系表演組畢業
2016年以公視《再見女兒》榮獲第51屆金鐘獎謎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
2008年以客家電視台《大將徐傍興》榮獲第43屆金鐘獎戲劇類最佳女配角
2005年以公視《再見,忠貞二村》榮獲第40屆金鐘獎連續劇最佳女主角獎
多元能力
藝術創作:透過音樂、舞蹈、繪畫、設計、戲劇或雕塑等創造或表現,來傳達想法與展現自我。
個人特質
樂群性:關心别人、對人友善、隨和、喜歡處在人群中、樂於參與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