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19/2/25 下午 03:13:04
學系特色
特色1.本系課程通過國際認証,符合世界潮流。
特色2.教學資源豐沛:長庚七大醫院院區遍佈北中南,含基隆、臺北、林口、高雄、桃園分院、護理之家、養生文化村等各院區,採連貫復健照護模式。
特色3.提供國際實習課程。
特色4.教研並重,優質年輕師資團隊。
特色5.學用合一,考照與就業率名列前茅媲美國立大學。
學科意涵
所謂「職能」即泛指人在生命週期中所發生的所有有意義的事,包含自我維持的日常生活、自我增能的學習與工作以及自我提升的休閒與育樂等。而「職能治療」則基於全人的概念,針對個體在發展、生理及心理層面職能表現上的缺失和困難,利用有意義的活動作為治療的手段及目標,達到復能並提升自我效能與生活品質的目的。
學習方法

課堂講授
圖解:系上教師以課堂講授方式說明課程
小組討論/口頭報告
圖解:利用小組討論與報告方式進行教與學之雙向互

實作演練
圖解:利用實際操作演練治療及輔助裝置

臨床見習/實習

網路媒體E化教學
圖解:利用多媒體教學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職能治療師強調全人觀點,主要有生理、心理、兒童、社區、認知、社會層次,物理治療較偏重於生理層次。職能治療師利用有意義的活動並結合輔助的設計與應用,幫助失能或損傷的患者完成必要的日常功能任務,同實也著重如何使疾病或失能的狀況與生活間能產生好的互相協調。物理治療師通常藉由聲、光、冷、熱、電等物理因子及徒手療法等方式來增加肢體的移動性、矯正肢體或減輕疼痛來改善損傷本身。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無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無
補充提醒與說明
無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普通生物學(實驗)
- 解剖學(實驗)
- 職能治療導論
- 職能治療活動學(實習)
- 普通心理學與實驗
- 生物統計學
- 研究方法導論
-
大二必修
- 醫學倫理
- 生理學(實驗)
- 職能治療心理社會學
- 團體動力學實習
- 公衛概論
- 人類發展學
- 基礎生物力學
- 臨床見習(1)
- 兒童發展學(實習)
- 肌動學與生物力學(實習)
- 實地解剖學(實驗)
- 精神醫學
- 職能治療理論與參考架構
- 復健醫學
- 內科學
- 骨科學
- 神經科學
-
大三必修
- 小兒科學
- 外科學
- 動作控制與神經復健(實習)
- 生理疾病職能治療(實習)
- 兒童疾病職能治療(實習)
- 病理學
- 兒童心理疾病職能治療
- 骨科職能治療及副木學(實習)
- 日常生活功能訓練(實習)
- 科技輔具學實習
- 感覺統合
- 臨床見習(2)
- 職能治療管理學
- 心理疾病職能治療(實習)
- 社區職能治療學(實習)
- 職業復健
- 就業能力評估學實習
- 職能治療專業綜論
-
大四必修
- 專題報告(1)
- 生理職能治療臨床實習(1)(2)
- 心理職能治療臨床實習(1)(2)
- 兒童職能治療臨床實習(1)(2)
專業選修課程
-
大一
- 普通化學(實驗)
- 普通生物學(2)(實驗)
- 普通物理學
- 普通物理學實驗
- 微積分
- 微積分(2)
-
大二
- 醫學心理學
- 神經解剖
- 專題研究(1)
- 專題研究(2)
- 功能解剖學
-
大三
- 專題研究(3)
- 專題研究(4)
- 輔具學(實驗)
- 腦與行為
- 老人心理與臨床溝通
-
大四
- 職能治療次領域實習
特色課程
動作控制與神經復健
本課提供學生關於動作控制的理論知識,及臨床實務上的治療手法,以期學生能在課程中學習到如何以理論為基礎,並針對各種不同類型的臨床患者給予適當的治療。
圖解:學生實際操作評估項目

科技輔具學實習
本課程提供科技輔具相關之理論並將之應用於實務操作演練之中,課程中尤其強調輔具科技之決策過程及實際製作之技巧。其目的在於提供學生科技輔具之設備系統實現、專有名詞之瞭解及評估,以建立學生在臨床科技輔具服務提供時之專業溝通、專業思考及輔具發展之能力。
圖解:學生設計及實現之輔具裝置

社區職能治療學
本課程目標是為學生瞭解社區職能治療與社區復健的相關理論基礎、理念與內涵、現況、服務對象與機構、法規與服務模式、及職能治療在社區各領域之角色、介入與服務內容等,使學生能對目前各種社區職能治療相關議題、服務內涵與制度等皆能有所認識與瞭解,使學生具備社區職能治療學相關知識與技能。
圖解:至校外機構參訪

感覺統合
本課程提供感覺統合理論介紹及說明,課程中尤其針對臨床實務所需之臨床推理及介入方式進行深入地探討。其目的在於使學生熟悉感覺統合障礙之神經學及生理學機轉,同時提供感覺統合評估及介入治療之整體架構,以學生建立將來臨床實務所需之必要專業能力。
圖解:學生實際演練治療活動
團體動力學實習
課程將以講授、團體討論、及小組活動等方式進行並使用投影片輔助教學。學習與團體動力學在職能治療的應用及治療團體的技巧。
圖解:學生實際設計及執行團體活動
適合從事工作
-
職能治療師
-
評估、計畫、組織並參與身心障礙人士的復健療程,幫助其恢復職業、家務、日常生活的技能和獨立。
-
-
大學教授
-
教授有關職能治療之專業課程。
-
-
職能治療所CEO
-
決策治療所的運作、主持治療所的日常業務、團隊組織結構調整,建立制度和流程等
-
-
兒童發展專家
-
針對兒童需求提供評估及治療計畫,並提供兒童療育、治療及增進功能的建議與介入。
-
系友生涯發展

紀皇如
學士-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碩士-長庚大學行為科學碩士班
1.現職為桃園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職能治療師
2.協助專業臨床教育課程之規劃,並實際參與專業訓練課程之執行,增進專業教育資源。
3.協助規劃失智症日照中心,建立專業之新興領域之服務模式。
4.協助系上見實習課程之進行,鞏固學生專業知能及經驗,提攜後進,不遺餘力。
5.擔任長庚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涂育嫻
學士: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碩士:陽明大學復健科技輔具研究所
1.現職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室專案經理
2.曾任陽光基金會臺北市私立陽光重建中心主任
勞保局職業災害燒傷者工作能力評估及強化服務計畫主持人
臺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會復健委員會主任委員
殘障聯盟輔具委員
3.曾參與中美洲燒傷專業人員培訓計畫、印度燒傷婦女康復中心計畫
4.擔任陽明大學兼任臨床技術教師與各學會課程講師

詹佩穎
學士: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碩士:加拿大皇后大學復健治療所
博士: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呼吸生理所
(1)現職為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
(2)教授心理疾病職能治療相關課程及臨床實習課程,培育職能治療專業人員。
(3)研究領域為呼吸感覺相關研究與精神病患復健相關之成效研究
(4)協助學系和學會之國際事務,在推動國際交流方面有重大貢獻。
多元能力
閱讀理解:能理解文章的意涵與邏輯,及所想傳達的訊息與想法。
個人特質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