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18/11/26 下午 03:01:47
學系特色
本系以培育資訊工程專業人才為目標,使其在全球化時代中,能夠開拓國際視野,培育就業競爭能力。本系研究及教學重點與時俱進,與資訊產業需求趨勢結合,著重於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運算等諸多熱門科技領域。本系連續獲得多年IEET 國際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課程內容皆符合國際資訊工程課程規範。
學科意涵
資訊工程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與資訊相關領域與學科,利用電腦解決問題的學科。
學習方法
暫無圖片
程式設計
暫無圖片
資料結構
暫無圖片
演算法
暫無圖片
網際網路
暫無圖片
計算機架構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電子系主要在於電子電路製程設計,發展晶片元件,完成系統電路。
電機系整合電子系所提供之電路,開發功能性機械或儀器。
資工系了解機器或資訊設備後,撰寫程式讓系統發揮各式功能。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無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資訊工程不是學習多媒體設計或電腦遊戲等科系,須思考如何以電腦科技輔助解決生活中各式問題。
補充提醒與說明
歡迎至本系網站參觀 https://cs.ntcu.edu.tw/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I)
- 普通物理學
- 計算機概論
- 程式設計
- 離散數學
- 數位邏輯設計
- 數位邏輯設計實驗
- 進階程式設計
- 計算機網路
-
大二必修
- 線性代數
- 資料結構
- 系統程式
- 演算法
- 軟體工程
-
大三必修
- 程式能力檢定
- 計算機組織
- 作業系統
- 資訊專題(I)
-
大四必修
- 資訊專題(II)
專業選修課程
-
基礎程式設計模組 (實務型)
- 網頁程式設計、物件導向程式設計、資料庫程式設計、視窗程式設計、編譯程式、網路程式設計、雲端程式設計
-
通訊網路理論模組 (學術型)
- 網際網路原理概論、多媒體網路、密碼學導論、行動通訊、網路管理與分析、無線網路、網路安全、物聯網概論、機率
-
軟體與系統理論模組 (學術型)
- 資料庫系統、系統分析與設計、高效能計算、人工智慧、嵌入式微處理機概論、機器學習、計算機結構、雲端運算概論
-
整合性實務模組 (實務型)
- UNIX應用實務、巨量資料分析、資訊專業實習、跨領域專題製作(院)、軟體工程實務、物聯網實務、電子電路學、專題研究(I)、專題研究(II)、專題研究(III)、專題研究(IV)
-
無領域區分
- 微積分(II)、數位學習概論、專業服務學習
特色課程
暫無圖片
物聯網實務
本課程涵蓋現今的物聯網科技介紹與應用,讓學生快速進入物聯網的世界。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介紹物聯網的發展趨勢、系統架構、技術應用以及未來的挑戰,課程內容將結合理論與實務,使學生了解物聯網最新觀念與實務應用。
暫無圖片
人工智慧
本課程希望能幫助同學了解人工智慧的內涵,並有能力發展建立簡單的人工智慧系統。透過本課程的學習,同學可以:
1.熟悉人工智慧的概念與運作原理。
2.瞭解推理機制、模糊理論、類神經網路與基因演算法等。
3.發展人工智慧相關軟體應用系統。
暫無圖片
雲端運算概論
介紹雲端計算的各種概念和知識,包括雲端計算的三種基本服務模式(IaaS、PaaS、SaaS)和雲端計算中最重要的虛擬化(virtualization)的觀念。
暫無圖片
嵌入式系統
提升學生嵌入式系統與微處理器的程式設計能力並能整合感測器與相關無線網路通訊之模組。學生可透過課堂授課與實習,學習軟、硬體整合、設計能力,最後將課堂所學呈現於學期專題之中。
暫無圖片
網際網路原理概論
This course features the Internet. Related research issues and technologies of the computer networking will be introduced.
適合從事工作
-
軟體工程師-應用軟體類
-
發展、創造和修改通用電腦應用軟體或特定的應用程式。分析使用者需求和開發軟體的解決方案。設計軟體或電腦軟體為客戶使用,目的是優化運作效率。分析和設計的資料庫可以在一個應用領域,協調工作單獨或資料庫開發作為團隊的一部分。可隨時監督電腦程式設計師。
-
-
軟體工程師-作業系統類
-
對醫療、工業、軍事、通訊、太空、商業、科學及通用電腦應用的作業系統軟體、編譯和網路分配軟體進行研究、設計、開發和測試。設置操作說明,規劃並分析軟體需求。設計嵌入式系統軟體。運用電腦科學、工程學、材料分析學等基本原理和技巧。
-
-
資訊系統工程師/設計師
-
設計、開發複雜應用問題、系統管理問題或網路問題的解決方法。完成系統管理和集合功能。
-
-
研究機構研究員
-
國內外研究機構之研究員,例如工研院、資策會等。
-
-
技師或政府機關公職
-
政府機構之資訊技師,例如高普考資訊技師等。
-
系友生涯發展

賴柏佑
大學因專題為嵌入式系統,指導老師為系上的老師-李宗翰老師,進而對硬體架構產生興趣,並得到大量相關的學習機會,奠定硬體系統入門的基礎。攻讀碩士班時期,至國家晶片系統中心CIC接受相關訓練課程,奠定一定程度的數位IC設計相關知識。最後獲得相關職缺之研發替代役資格,於碩士畢業後進入創惟科技服務。
2015/10至2018/10於創惟科技擔任數位IC設計驗證工程師,負責USB PD及UFS Card Reader控制晶片之設計驗證,確保IC實際投片前的功能正確性,需具備硬體設計及物件導向程式的知識。研發替代役期滿之後,2018/11轉至國內NAND Flash Controller大廠-群聯電子擔任數位IC設計驗證一職,感念大學及研究所的學習訓練有所收穫,轉職時才能獲得此工作機會。

王武彬
由於高中期間對電腦資訊相關知識有興趣,高三選填志願時皆選擇資訊相關科系,因而進入臺中教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就學,大學期間培養基礎程式能力,在畢業專題上選擇以無人四軸空拍機為主題,做出校園安全回報系統,實在是難能可貴的經驗。碩士期間加強物聯網相關知識,最後於碩士畢業後進入建漢科技服務。
畢業後,2015/11至今於建漢科技擔任軟體工程師,負責網路路由器的產品開發。從最底層的韌體開始,接觸了許多無線模組,包含無線網路、藍芽、ZigBee、Z-Wave等,另外針對客戶所提出的需求條件,也需要做軟體客製化應用設計。在研發經驗上得到一定提升,也感謝系上老師當年在學期間的能力培養及叮嚀。

李致謀
高中喜歡數學與邏輯相關課程,最後選擇就讀臺中教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大學生活像社會縮影,需學習人際溝通,課業上也秉持多問多交流的想法,透過與同儕及老師間的溝通,快速進入狀況。系上鼓勵同學參加「大學程式能力檢定」(CPE),幫助增進程式語言能力並訓練邏輯思考。大四期間,開始準備研究所考試推甄繼續升學。
2015年畢業,於半導體測試廠的中型企業擔任測試機自動化技術部工程師(研發替代役),主要為半導體產線鏈下游部分之CP(Circuit probing)及FT(Final test),撰寫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以工業4.0為導向,開發自動化程式,提升量產品質。部門間合作也是重要的一環,學習專案開發過程,因而覺得在校參與的活動及學習經驗,對未來發展都有莫大的幫助。
多元能力
計算能力:能熟練地運用基礎的加減乘除運算,並快速且正確地推算與導出答案。
個人特質
探究性:願意突破現狀,接受新的及未知的挑戰、情境或學習內容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