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20/12/2 上午 11:00:49
學系特色
1.創新的設計與科技整合教育理念
著重人機互動科技、網路媒體內容、視覺設計、數位多媒體設計及影視傳播的應用與發展。
2.專業的數位內容設計學系
強調感知設計與資訊科技整合,培育數位科技與內容創作之整合性專業人才。
3.極具口碑的專業實習
學生須於大三暑期進行專業實習必修課程,藉由實務經驗之累積,提升學生專業能力與就業競爭力。
學科意涵
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整合資訊、設計與傳媒領域,以「互動媒體技術之發展與應用」為主要研究發展方向,輔以「數位媒體內容之設計與整合」,從視覺設計的基礎建立至數位科技的整合,建構具有豐富文化及創意內涵之教學。
學習方法

示範教學:實際執行一程序或一連串的動作,使學生了解教學上的現象或原理,通常包含有行程、程序、技巧和知識,並且以各程設備和助教做適當的配合。例如:3D模型建構、電腦動畫等課程,是由教師透過廣播系統,逐步示範軟體操作之步驟,並讓學生即時演練,以培養繪圖軟體之技能。
圖解:教師電腦示範教學
版權: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合作學習教學:將學生分配到異質小組中,鼓勵小組成員間彼此協助、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成效,並同時達成團體目標。例如:跨媒體整合,設計組與科技組學生跨域領分組,由各組自訂專案主題,依據老師教學進度與專業技巧之學習,團隊合作完成課程作品。
圖解:小組合作討論
版權:cc

專題實作教學:透過一特定題目(如:遊戲、手遊製作)與他人進行團隊合作實作,除了考驗專業能力,也培養與他人合作溝通的協調。例如:專題製作,設計組與科技組學生跨域領分組,由各組自訂專案主題,依據大學四年所學習之課程專業技術,團隊合作共同製作成果作品,並透過公開展演,展現學習成效。
圖解:資傳畢業展
版權: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資訊傳播學系著重於數位媒體設計與資訊科技之結合,強調跨領域之整合。相較於其他科系,如:資訊工程重視電腦科技技術與軟硬體的設計;藝術設計重視藝術創作;大眾傳播強調大眾媒體(如電視、報紙)的訊息傳播。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資訊傳播學系常被誤解為畢業後只能到電視公司或傳播媒體工作。本系提供設計與科技跨領域的專業訓練,涵蓋視覺設計、互動科技、數位傳播之整合訓練,發揮所長至平面設計、影視動畫、遊戲設計及軟體開發等重要產業。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資訊傳播學系的學習內容易讓學生誤解為資工系或大眾傳播系。本系學習較著重於設計與科技的跨領域結合與應用,與強調工程理論的資工系與重視傳統媒體的大眾傳播系不同。
補充提醒與說明
資訊傳播學系著重數位媒體設計與資訊科技之結合,強調跨領域整合,與其他傳統科系在定位上有明顯不同。本系提供多樣化管道讓高中生了解,請詳參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系網:http://www.infocom.yzu.edu.tw,及本系FB粉絲專頁。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設計概論 / 資訊概論 /多媒體概論
- 素描/ 創意素描/ 色彩學 / 設計史
- 程式設計 / 程式設計實習
- 數位影像處理 / 數位音像設計基礎
-
大二必修
- 電腦繪圖 / 平面設計 / 動畫概論
- 互動腳本製作 / 網頁程式設計
- 人機互動概論
-
大三必修
- 跨媒體整合
-
大四必修
- 專業實習 / 專題製作
專業選修課程
-
設計組
- 著重於多媒體設計與製作以及資訊傳播的企劃與應用,課程如: 攝影學、設計繪畫、複合媒材設計、3D電腦繪圖、3D電腦動畫、行動裝置視覺介面設計、影視視覺特效、影視製作專題、雲端策展與執行、文創產業個案等。
-
科技組
- 著重於互動資訊科技之應用,課程如: 電腦網路概論、電腦圖學、Java程式設計、人機互動概論、人工智慧概論、人機互動實務、網頁遊戲程式設計、展示科技應用、虛擬實境、混合實境、手機遊戲設計、行動裝置程式設計等。
特色課程

3D電腦繪圖
培養學生3D繪圖之概念與技術,課程主要教授3D軟體Autodesk Maya之基本操作與繪圖技巧,內容包括建模、材質貼圖、以及打光算圖,以便日後應用於設計企劃案、公共藝術、產品模型製作、動畫製作,以及個人創作等。
圖解:課程作品
版權: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數位影像處理
透過教師講演、個案研討、上機操作、討論等方式,讓同學會了解基本影像處理的概念,具備數位影像處理的基本素養和整合能力,以及如何使用工具,從影像調整、編修到複雜的合成技法。
圖解:課程作品
版權: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跨媒體整合
本課程主要目的是希望整合設計組與科技組不同專業之組別,共同提出並執行完成一個創意整合型專案。藉由這樣的過程訓練同學的溝通及不同專業之整合能力。
圖解:課程作品
版權: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數位媒體設計
-
數位媒體設計範圍廣泛,包括視覺設計、圖文編輯、動畫設計、多媒體整合設計、數位媒體企劃製作、網站設計規劃、數位影像剪輯、出版等。
-
-
遊戲、互動多媒體設計
-
遊戲企劃製作與程式開發、互動育樂應用開發、科技藝術創作等。
-
-
程式設計
-
行動裝置程式設計、遊戲程式開發、互動程式設計開發及資訊服務系統規劃等。
-
系友生涯發展

施俊宇
學歷: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研究所畢業
經歷:施俊宇目前擔任網路基因(WebGene)總經理,為台灣數位行銷產業中最具影響力的個人之一,從資訊技術背景出發,再加上豐富的視覺設計與互動經驗,成為在數位行銷產業必須妥善結合技術與創意最好的範例。
藉由數位創意的無限可能,他希望創造出讓消費者驚艷的全新互動行銷模式。其公司服務範圍服務包括Uniliver,Nike,HP,Microsoft,Yahoo,Familymart等大型客戶在台灣的數位行銷業務,所獲獎項超過30座以上,足堪為『客戶最信賴的數位代理商』角色。

林容生
學歷: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科技組
經歷:獨立遊戲開發者分享會共同發起人、IGDA Taiwan 聯絡人、台北遊戲開發者論壇共同發起人
從大學就開始嘗試開發遊戲作品的他,原本打算畢業後要創業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最終卻被家人以風險為由勸退,轉而進入祐生基金會,負責IT產業發展相關的事務。「至少是有興趣的。」他說,當時負責的業務有兩大面向,一個是開放社群,另一個就是遊戲社群。後來在台灣開啟定期的獨立遊戲開發者分享會、架設網站做公開分享,遊戲業年度社群活,並開辦了《台北遊戲開發者論壇》而且規模一年比一年大,對獨立遊戲開發者助益不少。

游翰元
學歷: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系科技組。後赴美就讀紐約時尚設計藝術學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經歷:2015年以第一名成績獲得紐約FIT流行設計學院插畫碩士學位。
2014年游翰元作品登上第 107 期 ImagineFX,以「全世界最好的數位創作者雜誌」為標語,介紹科幻、奇幻、動畫、遊戲以及漫畫的創作者。他以B.c.N.y.為筆名,作品散見《CCC創作集》、封面插畫、電玩遊戲等。從小酷愛畫畫,高中成績優秀的他雖可錄取台大、成大等名校,但他堅持走創作路,選擇就讀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系互動育樂科技組,「傳統夢幻校系不是我想要的,大學應該往自己想要的路走。」。
多元能力
藝術創作:透過音樂、舞蹈、繪畫、設計、戲劇或雕塑等創造或表現,來傳達想法與展現自我。
個人特質
變通性:思考行事彈性活潑,喜歡變化、改變、創新,充滿想像力與新點子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