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20/2/13 下午 03:31:24
學系特色
本系成立於1999年,以追求培養卓越新聞人才為宗旨,結合理論與實務以培養具數位匯流、媒體整合與全球視野的新聞與新媒體人才。本系培養學生目標有三:一、培訓新聞傳播人才,文字、影音與新媒體技能兼具快手;二、培養數位匯流、媒體整合企畫人才,策畫與行銷高手;三、培養具國際視野的新聞人才,能跨國溝通與策展能手。
學科意涵
新聞已從傳統大眾傳播產製轉換成分眾傳播,面對行動時代的閱讀習慣改變,本系秉持新舊體融合立場,採網路辦媒體並翻轉內容產製課程。在數位匯流下,訓練學生最新的說故事能力、編採實務,結合社群媒體強化內容行銷。
學習方法

本系新舊體融合訓練學生,基本課程設計與實務操作方向如下:
(1)
傳統新聞編採理念與原則、案例與法規;
(2)
新舊媒體數位匯流的理論與操作基礎、案例與法規;
(3)
內容產製最新理論與實務;
(4)
創意與內容行銷。
圖解:銘傳新聞新舊媒體融合教學
版權:銘傳新聞系辦提供

新舊媒體數位匯流最關鍵的是平台建置,本系從2018年元月起實習媒體全面改版,形成最新的網路體,學生編採作品、專訪與人物報導還有影音等創作,悉數在《銘報MOL》平台上露出,與業界新媒體產製過程相似,供學生學習。
圖解:MOL平台上數位編採操作
版權:銘傳新聞系辦提供

強化內容行銷,結合社群媒體與大數據的圖表新聞製作,讓學生不但深入了解未來媒體發展趨勢,更可以經由數據的蒐集、整理與分析而產生可視覺化圖表,做為報導的依據,同時也了解社群媒體上互動聲量與事件發展關係。
圖解:融合新媒體強化內容與行銷
版權:銘傳新聞系辦提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與傳播相關科系共同核心就是「傳播」,最大的差異就是新聞內容的產製,不論新舊媒體,新聞報導本身就是反映真實與真相,因此無論是文字、影音、廣播或新媒體、融媒體的創作,一定要求查證,確實無誤才會發送。因應新世代強調互動,更重視內容的整合與行銷。因此,新聞系比其他傳播科系更強調:真實與公義,查證與負責。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1)
對於新聞系出路認為只有擔任記者/編輯,紙媒已漸式微,所以最好去學廣電拍電影等,……較難理解新聞專業可做內容策畫與深度報導。
(2)
對於新聞業轉型與創新了解較少,較難理解新聞可發展的深度與廣度和影響力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1)
對於新聞系認識易陷入一般刻板印象,以為記者都不念書,壓力大,薪水低,工時長。
(2)
對於傳播的認識,常以主播為目標,忽略自己的興趣與能力。
(3)
對於新媒體常在用但卻不知道可以發展出更有趣與更有系統的內容行銷。
補充提醒與說明
(1)
傳播實務的參訪有助於讓高中生更進一步了解新聞的發展與未來趨勢。
(2)
網路/社群媒體的介紹,讓高中生可以更清楚什是新聞,如何產製?如何行銷?……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內容產製、新聞採訪與實務
-
大二必修
- 影音產製、數位編採
-
大三必修
- 傳播實務、大數據分析
-
大四必修
- 媒體實習、媒體法令與倫理
專業選修課程
-
社會學科
- 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
-
人文學科
- 文化研究、通識課程
-
資訊學科
- 資訊課程與進階運用
特色課程

影音製作
在大一內容產製與新聞採訪基礎訓練下,影音新聞的產製與專題製作就是培養同學在新媒體與社群媒體最受歡迎的內容產製能力。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培養學生成為一人多工的專才,進而具有創作能力,在業界找到自己的天空。
圖解:VR360環視教學與實作
版權:銘傳新聞系辦提供

大數據分析
數據整理與流量和情緒指數的分析,對於未來新聞的產製與專題製作有非常重要的幫助,本系從大數據的基礎理論一直到模式的建構、數據探勘與雲端運算和數據分析,結合新聞事件與案例,訓練同學掌握未來內容行銷的利器。
圖解:數據分析與圖表新聞製作
版權:銘傳新聞系辦提供

傳播實務
分組編採,定期發行紙媒網路版、電子書、電子報與影音新聞和專題,加上VR360環視訓練,培養學生在《銘報MOL》平台上多元產製,訓練小編與粉絲經營,具體實踐網路互動與內容行銷策略,強化同學跨媒體報導與創作能力。
圖解:媒體實務分組教學與實作
版權:銘傳新聞系辦提供
適合從事工作
-
媒體記者 /編輯
-
新舊媒體最需要的就是具有新聞專業與資訊能力的記者/編輯,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相關報導與專題的跨媒體製作。
-
-
內容企畫師
-
媒體管理與內容企畫這是未來新媒體與業界發展的新趨勢,內容管理師不但深入了解新聞的歷史、重要性與影響力,更能即時發揚專業判斷,經營議題/創造議題,引爆更強烈的社會效應。
-
-
新媒體經營
-
自媒體愈來愈發達,新媒體無須再有更大編制成員,小規模與志同道合的群組常可以發揮創新議題的效果,有特色的新媒體更容易發展出對社群與社會的影響力。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網路直播主持人王又冉
版權:銘傳新聞系辦提供
王又冉
銘傳大學新聞學士
前壹電視主持人,現為網路直播主持人

圖解:TVBS政治記者柳采葳
版權:銘傳新聞系辦提供
柳采葳
銘傳大學新聞學士
TVBS政治記者

圖解:客家電視暗夜新聞主播吳詩禹
版權:銘傳新聞系辦提供
吳詩禹
銘傳大學新聞學士
客家電視暗夜新聞主播

圖解:中央社記者繆宗翰
版權:銘傳新聞系辦提供
繆宗翰
銘傳大學新聞學士、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班
現為中央社記者
多元能力
寫作表達:能運用精準的詞彙、語句寫作,有效並正確地傳達訊息或想法。
個人特質
社交性:活潑熱情、健談多言、善於交際、樂於與人群互動、人際層面廣泛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