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20/2/10 下午 05:16:25
學系特色
本系成立於2002年,教師專長涵蓋人工智慧、半導體、光電、物聯網、晶片設計、積體電路設計等領域。教學以培養電子工程師紮實的理論基礎與實務經驗為目標,課程依未來電子產業人才需求,規劃出計算機應用及光電半導體兩大領域。電子產業前景看好,人才需求持續擴大,系上畢業生一直以來就業相對容易且薪資高,具有美好的職涯發展。
學科意涵
電子工程是一門控制電子行為的科學工程,藉由控制電子行為,產生基礎的邏輯電路、類比電路,以發展成次系統,並配合軟體工程、程式語言,進而發展複雜的完整系統。近代電子工程尤其依賴平面製程技術發展精密元件,以積體電路的方式製作複雜系統;在本系涵括了光電半導體,與系統及積體電路設計。
學習方法

廣泛閱讀:除教科書之外,應利用圖書館紙本資源、網路電子資源,閱讀相關資料,建立知識的體系。
圖解:銘傳圖書館網站_可查詢紙本與電子資源
版權:銘傳大學圖書館

邏輯訓練:利用數學、物理學、程式設計,以及相關的實驗等科目進行強健的邏輯訓練。
圖解:佈局圖
版權:電子系攝
自主學習:利用課餘時間,課前預習,課後練習習作題目。
圖解:課後TA時間時間自主練習
版權:電子系攝
專題實作:利用已經建立的知識體系、實驗技巧、邏輯訓練、自主學習
圖解:專題研究成品-UV殺菌機
版權:電子系攝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具有規劃完整的光電半導體、系統及積體電路設計學程,師資優秀充足;為使學生接受完整訓練,除基礎理論課程外,專題實作課程為必修科目。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電子系包含許多範圍,能分成許多的組別,有些較偏重材料、有些較偏重網路電腦,而有些則屬於大電機。電子系學生畢業後可以找出較適合自己的那塊領域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電子系不只懂硬體,也懂軟體程式。本系提供硬體與軟體兼顧的雙專業訓練,涵蓋資訊、電子、通訊之整合訓練,培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發揮所長至大數據、雲端、機器人、積體電路、無線通訊、物聯網等重要產業。
補充提醒與說明
電子領域發展無限,在科技化的世界裡處處都需要電子產品。電子系軟硬皆通;喜歡軟體程式的同學可從事軟體產業相關工作,對於程式一竅不通的同學也不必沮喪,可去嘗試其他領域,找出你喜歡與想要發展的方向較重要。
有人說:大學由你玩四年,是錯誤的觀念,真正的大學課業比高中還重。
大學要學的不只有書本與教科書,還要學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在課業與課外活動取得平衡,對自己負責,這才是未來上大學所要學習的!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一)
- 微積分(二)
- 物理學
- 程式設計(一)
- 程式設計(二)
- 計算機概論
- 數位邏輯設計
- 電路學(一)
- 物理學實驗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一)
- 工程數學(二)
- 數位系統設計與實習
- 微處理機原理與實習
- 電路學(二)
- 電子學(一)
- 電子學(二)
- 電磁學(一)
- 電子電路實驗(一)
- 電子電路實驗(二)
- 機率與統計
- 線性代數
- 電磁學(二)
-
大三必修
- 電子電路實驗(三)
- 訊號與系統
- 超大型積體電路導論
- 光電元件
- 半導體元件導論
- 專題研究(一)
-
大四必修
- 專題研究(二)
專業選修課程
-
半導體光電
- 電磁波、光電設計與應用、太陽電池導論、半導體量測、微波工程導論、半導體製程概論、平面顯示器概論、光纖通訊
特色課程

電子電路實驗一
此門課程主要是讓學生熟悉基礎電子儀器的操作、驗證電子學及數位邏輯課堂上的學習內容,了解電子電路的基本應用;課程先以基本數位邏輯、應用數位邏輯為主題,後再安排555定時器的應用及二極體基本特性與應用電路等實驗,讓學生理論再輔以實驗做驗證。
圖解:電子電路實驗課程照片
版權:銘傳大學電子系林鈺城老師製

綠色能源科技
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之綠色能源科技課程,將太陽能、風力能、氫能、生質能為課程的四大主題。課程的安排,除了課本的綠能知識,也增加四種能源技術的實驗操作,讓學生可親自接觸實務。此外,也邀請綠能業界的資深專家到課堂於學生面對面,補充學生產業界的經驗,了解目前綠能科技就業市場的人力需求與專長要求。
圖解:綠色能源科技課程照片
版權:銘傳大學電子系林鈺城老師攝

數位系統設計與實習
以數位邏輯設計所學習之方法為基礎,利用晶片設計軟體與FPGA開發板,將自行設計之電路實現的課程。學生可以體驗如何從無到有,從創意概念到真正實現數位晶片的過程與樂趣。
圖解:學生使用DE1開發板實作場景
版權:銘傳大學電子系黃炳森老師攝
適合從事工作
-
半導體工程師
-
執行任何生產電子半導體過程中的以下功能:載入半導體物質到熔爐;監看成形的鑄塊進入分段;載入個別的切割到晶片製成室和監控控制器;放置晶體軸線在鑄塊,使用X射線裝備並監看鑄塊進入晶圓;清潔、磨光和放置晶圓到特殊用途熔爐,用化學藥品噴灑洗滌,和使用裝備形成電路和傳導性質的改變。
-
-
光電工程師
-
運用工程與數學理論與方法,研擬出專門利用光源光能的技術。
-
-
電信工程師
-
設計、配置音訊、視頻和數位通訊系統。監管安裝和安裝後的服務和維護。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入學申請說明
版權:電子系攝
陳宏麒
Ph.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Intel PTD Module& Integration Yield Engineer
2006年銘傳大學電子系畢業後,於2008年赴美攻讀電機博士,在2013年取得南卡羅萊納大學電機博士後即進入Intel擔任先進製程研發工程師.主要著重於良率提升.
圖解:留美生活經驗分享
版權:電子系攝
楊依璇
M.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Intel PTD Module& Integration Yield Engineer
2006年銘傳大學電子系畢業後,於銘傳大學擔任電子系助教.2010年赴美攻讀電機碩士,並於2013年取得南卡羅萊納大學電機碩士. 同年加入Intel研發團隊,擔任先進製程研發工程師.主要著重於良率提升.

圖解:簡單遙控器的內部電路板
版權:鈦科產品-張景棠攝
張景棠
銘傳電子工程學系學士;大學就讀期間,於研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擔任助理工程師,幫忙生產線的加工(手焊件),後參與案件開發: 繪製電路、PCB Layout、組合語言開發…等。畢業後,曾任職於仁華電子、旺普科技以及晶綸科技,現職於紘鈦科技擔任系統工程師。
仁華電子-電子工程師:繪製電路、PCB Layout、產品測試、除錯;較偏向硬體的工作。
旺普科技-研發工程師:繪製電路、PCB Layout、產品測試、維護韌體程式;硬體與韌體皆有負責。
晶綸科技-軟體工程師:IOS APP維護與開發、無線藍芽耳機的韌體開發、協助硬體的除錯;偏軟體。
紘鈦科技-系統工程師:繪製電路、PCB Layout、產品測試、除錯、開發韌體程式、系統整合。
多元能力
機械推理: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機械與電子設備的運作原理或方式,且能組裝、調整或修理。
個人特質
堅毅性:專注投入,竭盡全力,有始有終,堅持到底,使命必達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