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上架時間:2019/3/19 下午 03:00:28
學系特色
本系歷史悠久、學風淳樸,且校園優美,可提供你優質的學習環境和多樣的大學生活。本系教師向以認真教學和研究著稱,且時時留意同學們各個面向的發展,可陪伴你一起築夢!所以,非常歡迎你加入「臺北大學經濟學系」,與我們一起探索知識、追求真理!
學科意涵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及如何將有限資源合理配置的社會科學,大致可分為「個人(微觀)經濟學」與「總體(宏觀)經濟學」兩部份,前者探討個人、家庭及廠商在各種環境(限制條件)下的選擇,而後者著重在分析失業、通貨膨脹、經濟成長、及財政與貨幣政策等議題。
學習方法
經濟學常使用簡單的模型或資料分析的結果來解釋真實世界的現象,所以一些數學(包括:微積分、線性代數等)和統計的方法在學習經濟學時是必要的工具。
隨著科技的進步,撰寫程式去分析問題的能力也變得愈來愈重要。

此外,基本的中英文讀寫和口語表達能力也是必備的。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相對於經濟學的應用領域,如:商學、農業經濟等,本系更重視方法與邏輯的訓練,讓同學們瞭解如何建構和推導經濟模型,並用其來解釋真實世界的現象。而在培養實證分析能力的方面,本系特別成立了「資料科學」領域,讓同學們對統計方法與迴歸分析更熟悉,並具備使用多種程式語言的能力。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經濟系是社會科學及商學的基礎,本系畢業後你可以選擇更喜歡的方向進一步發展,或者將所學的經濟思維,應用在你所喜歡的工作上。事實上,經濟學的訓練不但能使你瞭解各類市場的情況,也能幫助你做出許多人生重要的升學、就業等抉擇。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數學不好適合唸經濟系嗎? 數學好當然是有利的,因為數學是學習經濟學的重要工具。但如果你喜歡思考、且對數學不排斥的話,經濟系對你而言可能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本系歡迎有各種天賦與才藝的同學加入。
補充提醒與說明
台灣經濟環境變化快速,各行各業均有顯著的成長,本系所培育的人才在各行業中皆有優秀的表現,其中金融服務業及政府相關部門,更是本學系畢業學生的主要就業市場。在自由化及國際化的時代潮流中,更需要傑出的經濟人才投入各部門,因此繼續培育國家建設與發展所需的優秀人才是本系責無旁貸的使命。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經濟學原理
- 微積分
- 會計學
- 資料科學程式設計(一)
-
大二必修
- 個體經濟學
- 總體經濟學
- 統計學
-
大三必修
- 公共經濟學
- 國際經濟學
- 貨幣銀行學
- 經濟思想史
-
大四必修
- 商事法
專業選修課程
-
金融、貨幣與
經濟成長
- 人口與經濟成長和發展、國際金融理論等
-
產業與
公共經濟
- 產業經濟學、反托拉斯經濟學等
-
人力、資源與
環境經濟
- 資源經濟學、人口經濟學等
-
經濟理論與
方法
- 線性代數、賽局理論等
-
資料科學
- 資料分析在Python的應用、資料科學程式設計等
-
並列前4大
專業領域
- 經濟論壇、經濟問題與政策等
-
其他
- 民法概要、商用英文等
特色課程

經濟論壇
本課程旨在掌握最新國際情勢、經濟金融、社會政治,及商業活動訊息;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及批判能力;和精進學生論說寫作及團隊協作的能力。
圖解:制服日
版權:臺北大學經濟學系

賽局理論
除了教授賽局理論的基本定義及模型假設外,本課程還會介紹囚犯困境、拍賣競價、寡占市場廠商競爭、二手車市場交易等社會實際現象。透過此課程,學生將瞭解何謂策略性思考、最佳策略及最終均衡,並能將其活用於分析多種經濟議題。
圖解:啦啦隊
版權:臺北大學經濟學系
經濟數學
本課程旨在教導經濟領域常會用的數學概念及方法,如:拓撲的基本概念、序列及極限、函數的連續性、導函數及函數微分、線性方程式、矩陣、比較靜態等主題。未來有意往研究所深造的學生,修讀此課程會有相當大的助益。
圖解:經濟週
版權:臺北大學經濟學系

創新經濟學
研發創新為影響現代經濟體系成長的重要因素。本課程將介紹創新研發的不同環節以及相關法律、經濟以及政策課題, 以增進學生對於研發創新過程及其影響的了解,並培養利用過去所學的經濟工具於相關議題的分析能力。
圖解:萬聖趴
版權:臺北大學經濟學系

實驗經濟學
實驗經濟學為近年快速崛起之新領域之一,是一種回答問題的「方法」。在本課程中,學生會學到什麼是實驗經濟學、如何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基礎的實驗分析、以及經濟學在企業界的應用。
圖解:畢業照
版權:臺北大學經濟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金融業
-
包括銀行、證券、保險等.
-
-
一般商業機構
-
私人企業等.
-
-
公職服務
-
公務人員等.
-
-
學術研究機構
-
教職人員、研究人員等.
-
系友生涯發展

圖解:彭淮南學長照片
彭淮南
1957年新竹高商畢業,1962年中興大學(台北大學前身)經濟系畢業,任職於台銀新竹分行,後調台銀國外部。1969年赴美留學,1971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返國。1975年赴國際貨幣基金研究所研究。2006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頒贈榮譽法學博士,2009年國立台北大學頒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1997年11月22日出席APEC CEO會議時,即席反對董建華特首所謂「香港一國兩制是台灣的好榜樣」,因為「台灣和香港是不一樣的」。1998年接任央行總裁,歷經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網路泡沫、2008年金融海嘯、2012年歐債危機及2015年新興市場油價崩跌。2000年代表陳總統出席APEC領袖會議,2016年11月獲頒一等景星勳章,並榮獲2018年中央銀行業終身成就獎。

圖解:陳永泰學長照片
陳永泰
陳永泰學長的父親早年在臺北市迪化街經營木材與茶葉生意,有一次載運其商品的貨船從臺灣到日本的中途遭到美軍擊沉,家產因此一夕之間化為烏有。陳學長小學起即當童工半工半讀,初中時在臺北火車站前賣口香糖、擺地攤,高中畢業後考入台灣省立法商學院經濟學系(即本系),1962年畢業。
陳永泰學長29歲時創立震旦行,震旦行於1991年上市,事業版圖涵蓋辦公設備、辦公家具、電子商品、3D列印、通訊及雲端產業。陳學長於2011年捐出個人持股成立公益信託補助社福團體,於2015年創辦「傳善獎」協助專業社福機構照顧弱勢,並於2018年捐出1000萬元給經濟系系友會,以協助本系聘任客座教授、提升聲望。

圖解:林錫埼學長照片
林錫埼
林錫埼學長小時候是個內向、害羞的人。大學時因緣際會當了班代、系學會會長,在參加救國團康輔研習營及創辦本系「經濟週」等活動後,才逐漸從一個靦腆的少年蛻變成具有領導力的青年。林學長19歲時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出路並決定創業,於是設定目標且逐步朝理想邁進。
林錫埼學長1977年自本系畢業後,任職貿易公司,從事進出口相關業務,後因公司合併改組而轉調到當時的「來來香格里拉飯店」服務。林學長於1985年初毅然決然地創設圜達公司,投入尚屬萌芽階段的電子開關產業,慢慢建構起橫跨海峽兩岸的企業體。他多年來陸續捐助包含本系在內數所校系的獎助學金,並由圜達公司每月提撥定額贊助國內十數個慈善公益團體,亦認養了數十位家扶中心的學童,回饋社會不遺餘力。

圖解:王義郎學長照片
王義郎
王義郎學長於1939年生於彰化市郊西勢仔農村,家中世代務農,其父中年以後視力不佳,一家生活重擔全落在母親身上。王學長於1959年彰化高商畢業,八七水災後,家中百廢待舉,在此惡劣情況下,故有著強烈賺錢養家,分擔家計的觀念。王學長於1964年考取本系夜間部,以半工半讀的方式辛苦完成學業。
王義郎學長早年於彰化銀行擔任助理員,工作十年後進入亞洲信託,一路升到營業部經理;後來調到亞洲觀光公司擔任副總經理,負責開發亞洲樂園。開發完成後,轉行跨足到航空業,擔任永興航空總經理,並榮獲交通部民航局頒授傑出航空業界領導人。從航空業退下後,又轉到證券公司服務,曾在慶宜、大展證券擔任總經理。最後在因緣際會下轉到食品業,2003年王義郎學長決定創業,開設「第一名店」,成為台灣最大的日本食品進口商之一。

圖解:路孔明學長照片
路孔明
路孔明學長在高雄長大,高雄中學畢業後進入中興大學經濟系,1979年畢業,後進入經濟日報擔任記者,29歲開始自創事業。
路孔明學長由紡織品對外貿易開始,逐步跨足健康產業,42歲投入生技產業,建立腸道菌共生發酵技術,創辦中天生技(4158)、合一生技(4743)、泉盛生技(4159)、中天上海、鑽石生技投資等生技事業,研發多項新藥上市,為台灣重量級的生技集團。
多元能力
外語能力:外國語文聽說讀寫能力。
個人特質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